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通讯

熙南里大板巷开街 带你领略南都繁会盛景

发布时间:2019-09-29 14:16:48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品南都繁会,约在熙南里”。9月28日,随着大屏幕上“南都繁会图”的卷轴缓缓打开,升州路牌坊上的绸缎缓缓落下,熙南里•大板巷示范段如期开街,众多市民慕名前来,一睹街区全貌。大板巷为南北向,北接绒庄街,南至升州路,勾连着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和评事街历史风貌区,长度约300米。大板巷集戏曲表演、大师工作室、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老字号品牌、特色餐饮于一体,成为老城南文化体验、休闲购物的新选择。

据了解,大板巷前身又被称为“板巷”,在宋元时期,大板巷称“土街”,为自发形成的集市。后来“土街”成为“习艺街”或称“习艺坊”,习艺坊南有铁作坊、弓匠坊,西有皮作坊,西南有毡匠坊,东有锦绣坊,东南有银作坊、鞍辔坊、杂役一坊、杂役二坊、九役三坊,可以说习艺坊就是明代南京十八坊的核心。

据记者了解,大板巷示范段保护修缮整治是熙南里四期重要的组成部分,示范段总占地约1万平米,建筑面积1.7万平米。以老城南历史文化为基础,集戏曲表演、大师工作室、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老字号品牌、特色餐饮、文创零售、创新产业、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国学传承于一体。新零售业态、5D智慧餐厅、智慧超市,还有虚拟现实沉浸式演出等业态都会在大板巷街区呈现。踱步其中,可以听听音乐、喝喝咖啡、听听工艺美术大师的讲座……据南京城建历史文化街区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雷明介绍,“这里在古代商贸交易非常频繁,这条巷子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不仅如此,熙南里还保留了丰富的城南历史记忆,很多老南京人常常会回来探访。”预计明年“五一”前,全景式沉浸剧场“评事剧场”也将正式开放。

大板巷示范段利用老工厂厂房建成了熙南里形象展示中心,展示了熙南里的前世今生,此外还有全国第一家律师博物馆、展示渡口文化的“渡”博物馆,以及熙和美术馆,多家小型博物馆和文化墙让大板巷的文化氛围浓郁起来。大板巷示范段不仅为熙南里后续地块的保护、利用、改造、复兴工作提供样板范例,其文化调性、商业形态真正实现了“传统”拥抱“时尚”,更会让游客体验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