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6月7日电(记者王镜榕)国务院李克强总理6月4日晚在全球疫苗峰会视频会议上发表致辞。中宏观察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交流部副部长袁幽薇近日接受本网专访时指出,全球疫苗峰会视频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为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筹资,确保疫苗可及性,特别是为加快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生产和分配提供资金支持。李克强总理在人类共同面临新冠疫情的重要时间节点上,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国愿意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克时艰,共同抗疫的坚定决心。
6月4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球疫苗峰会视频会议上发表致辞。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袁幽薇谈到,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球疫情发展仍不容乐观。早在今年4月20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就对疫情的未来走势进行了如下准确预测:一是全球大部分国家仍处于疫情的初期。尤其是疫情刚刚开始在非洲和南美洲等地区开始蔓延,而这些地区又恰恰公共卫生体系薄弱和国力相对不是很雄厚。二是人类要做好和疫情长期共存的准备,疫情很可能在今年秋冬季和季节性流感一起到来,再次复发。
“现在全球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情况是:亚洲疫情整体情况较为平稳,但印度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专家认为尚未到达峰值;欧美疫情基本进入平台期,呈现出一定下降的趋势,但仍有待观察。”袁幽薇表示,以巴西为首的拉美国家情况则比较糟糕,非洲除了新冠疫情暴发之外,埃博拉病毒又在刚果(金)死灰复燃。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多国医学专家预测,新冠疫情将很有可能出现第二波,甚至第三波。有的医学专家则认为第二波疫情其实已经开始发生了。
“病毒没有国界。人类要决定性战胜新冠疫情,首先需要各国团结起来,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群策群力,共同战胜疫情。其次由于新冠病毒的特殊性,疫苗将在根本防控疫情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袁幽薇告诉记者,在中国政府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目前中国国内已经取得了防控新冠疫情的决定性胜利,主要任务是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工作。同时,中国政府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其他国家无私的帮助,并积极投身相关国际合作,展现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迄今为止,中国已经向15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紧急援助,为170多个国家举办了卫生专家专题视频会,向24个有紧急需求的国家派遣了26支医疗专家队,并加班加点向世界各国出口了568亿只口罩和2.5亿见防护服。
袁幽薇告诉记者,不仅如此,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到了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抗击疫情的行动中。在全球疫情依然严峻的情况下,疫苗是抵御病毒侵害的有利盾牌。中国政府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积极参与到新冠疫苗和药物研制的国际合作中来。如中国积极支持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新冠疫情中的药物、疫苗和医疗设备国际合作"决议,积极参与世卫组织"团结试验项目"及世卫组织就加速新冠疫苗和药物研发、生产和公平分配发出的全球合作倡议。前不久中国还参与了欧盟等发起的应对新冠疫情国际认捐大会。
“李克强总理在会议上的致辞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进一步积极参与疫苗研发和加强国际合作抗疫的坚定决心,同时将对世卫组织给予支持,在疫苗研发领域发挥核心作用,从而加快疫苗的研发进程,尽早向世界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全球公共产品。”袁幽薇告诉记者,根据专家估计,正常情况下大致需要12-18个月才能完成所有新冠疫苗研制程序,并被批准投入使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主要国家都在全力以赴研制疫苗,所以疫苗研制和投入使用的时间将可能被明显缩短。下一步,中方将继续秉持多边主义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各方密切沟通,共同努力推进疫苗研发和国际抗疫合作,承诺中国研究出的疫苗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携手早日战胜疫情。
“不仅如此,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中国抓紧推动复工复产工作,让疫情有效防控和迅速恢复经济生产两个轮子都同时转动起来。”袁幽薇认为,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暂时性中断的情况下,作为东亚产业集群的中心,中国的复工复产将有助于及时稳定全球产业链和畅通全球产业链,从而给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一定的信心。中国还在自身经济面临一定困难的情况下,摈弃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继续坚持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了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等积极举措,从而为全球抗疫和实现经济复苏做出中国贡献。
“中国人始终相信,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袁幽薇采访中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