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智慧城区(社区)是指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

发布时间:2017-04-13 15:05:43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记者吴蜀丰特约撰稿江洪今(10)日记者从重庆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到2020年 重庆高新技术企业将达3000家,什么是“1+3”定性目标和10项定量指标?1是指总体目标,即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初步建成西部创新中心;3是指3个分类目标,即创新型经济结构基本形成、区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生态更加优化。
10项定量指标共分为两类,其中,按国家平均水平规划的指标有4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60人年。按重庆实际规划的定量指标有6项: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3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达到1.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6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00亿元、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达到8.3%、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
    九大重点任务 这些领域蕴含机遇,按照《规划》,我市将聚焦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切合本地重点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我市着力规划了先进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技术等三大重点方向,同时兼顾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生态环保、新型城镇化、公共安全等6个方面的技术创新。优化创新资源布局。《规划》强调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坚持产城互动、产园一体、产研融合,着力优化创新资源布局,聚集创新主体,聚合创新要素,聚焦创新服务,聚变新兴产业,提升存量资源协同效应,优化增量资源协同配置,着力提升创新整体效能,以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流动促进产业合理分工,加快形成多点多极支撑的创新发展格局。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我市将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促进企业加快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将重点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倍增计划、研发机构倍增工程、引才计划等,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促进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发挥;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重点培育一批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构建高效的研发组织体系。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源头作用,提升科研体系整体效能。《规划》明确,将深化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科研院所企业化运行管理、法人治理结构和人才激励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科研院所等。
    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畅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通道,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通过成果应用体现创新价值,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推动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建设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我市将构建与创新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制度体系,建立以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创新创业创富环境,以开放视野广纳人才、创新机制集聚人才、新型载体培育人才、优质服务留住人才,加快汇聚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规划》坚持以改革为抓手,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规划通过健全科技创新治理机制、构建新型科技计划体系、完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强化科技管理基础制度建设、完善创新导向的评价制度等,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健全符合科研规律、激发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形成职责明晰、积极作为、协调有力、长效管用的创新治理体系,加快实现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
    推进全方位开放式创新。围绕我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面向全球加快引进科技创新资源,大力促进国内科技合作;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工程,探索建立新型协同创新研究机构,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展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制改革试点,打造军民融合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军民融合创新。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我市将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启动产权强市推进工程,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强县、强园区;推进质量、标准和品牌战略,统筹推进科技、标准、产业协同创新;改革产业准入制度和技术政策,完善财政科技投入保障机制,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等,不断完善激励创新的公共政策;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支撑,构建多层次、全覆盖、高效率的融资体系;同时,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努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责任编辑:覃诗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