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专家学者热议RCEP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1-03-12 16:37:46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记者 张利娟)3月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23期)于线上举行,本期论坛聚焦“RCEP时代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对中国来说有什么意义?

RCEP全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2020年10月15日由东盟十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联合签订,印度最初参与协定谈判,但在2019年11月退出。RCEP的签署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孝松代表论坛发表题目为“RCEP时代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报告指出,RCEP的签署,标志着我国自贸区战略实施进入新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立足“扩围”“提质”“增效”,实现全方位提升。而签署RCEP,在这三方面均实现了突破。

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加入RCEP首先是我国真正进一步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利促进因素。其次,有助于实现“十四五”和2035远景目标规划草案中提到的保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特别是核心环节留在国内的目标,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区域性产业链的稳定性。第三,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第四,在投资协定方面的相关条款有助于中国更为顺畅地推进“一带一路”。第五,RCEP中政府采购协定的内容,对我们的开放来说意味着迈上了新的台阶和新的领域。

“从一般意义的角度,RCEP会给各个成员国带来互利互惠,中国作为其中最大的一个成员国当然也会受益。RCEP对于我国的意义,是外部经济力量的扩大和突破。”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师廖群如是说。

将为汽车、跨境电商等行业带来重大机遇

RCEP的实施将为哪些行业带来重大机遇?

王孝松指出,RCEP对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RCEP自贸区的建成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的里程碑,将显著优化域内整体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自贸协定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而且,RCEP将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融合,促进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强化成员间生产分工合作,拉动区域内消费市场扩容升级,推动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发展。

在王孝松看来,RCEP将惠及我国的汽车、跨境电商等诸多产业。汽车行业将会迎来重要机遇,“我国对大约65%的汽车零部件给予了零关税待遇,约占90%的贸易量,而现在这些零部件的税率是6%-10%,RCEP实施后全部是零关税。”

近十年来,亚洲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区域汽车市场,特别是东南亚的市场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速。

“RCEP的实施将会带来汽车零部件关税降低,极大地整合东亚地区汽车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有效地帮助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降低成本,进一步释放中国汽车企业在产业链方面的优势。”王孝松强调,在谈判过程中我国也有所保留,为了我们自身的利益,根据实际的发展状况,保留了大部分整车的进口关税,这给国内整车生产企业的发展保留了空间。“取消的都是零部件的关税,进口零部件成本更低,但整车还是保留着关税。”

此外,跨境电商也是我国对外经贸的亮点领域,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总规模达到10.5万亿元,2013-2019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2%。跨境电商占货物进出口的比例从2013年的12%上升到33%。

无疑,RCEP的贸易便利化条款,将显著提升通关和物流效率,释放区域消费市场潜力,推动供应链与资源优化。

王孝松强调,要积极应对RCEP可能产生的产业转移效应。对于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要推动较高附加值的上游产业链保留在本地。对于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地区,可主动与有转移需求的地方对接,承接相关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推动本地经济发展。

RCEP生效将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RCEP现在还没生效,协定生效需要至9个成员批准,其中至少6个东盟成员和至少3个非东盟成员,符号生效条件的国家向东盟秘书处提交批准书60天后,协定在上述国家间生效。中国一直以最大的诚意、最积极的态度推动。因此,业内专家学者看来,RCEP很快就会生效。生效后要做好哪些准备?

王孝松在“RCEP时代中国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报告分析中建议,一是全面做好RCEP生效实施的各项准备。货物贸易方面,地方政府及所在地海关,要密切合作,为企业架起桥梁,让进出口企业尽快掌握RCEP优惠原产地规则及操作方法。

二是要充分适应高标准规则。知识产权方面,将著作权、地理标志、专利、遗传资源等全部纳入保护范围。电子商务方面,要落实好关于电子认证和签名、在线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跨境电子方式信息传输等条款。

三是要构建开放、公平、透明、便利的营商环境。RCEP将构建良好营商环境上升为国际义务,国家和地方都是履行义务的重要主体。此外,RCEP中有170项软性义务,它们将成为我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改革方向。各地应将软性义务作为内部的硬约束,提升地方治理能力,构建开放、公平、透明、便利的营商环境。

四是要推动企业做好充分适应RCEP的准备。应找准RCEP给本地区和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提高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变化的认识。地方政府提前谋划,加强引导,提升本地区内可能面临风险的产业及产品的竞争力,或转移至其他产业;必要的时候,探索对相关产业提供补偿。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