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嫦娥五号搭载《星光》登月证书颁授仪式在北京举办。近百位知名学者、外国驻华使节等各界人士参加了活动,共同探讨《星光》节目创作和传播经验,向世界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在颁授仪式上致辞。
以下为致辞全文:
嫦娥五号选择搭载《星光》是为了更有效地宣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 刘继忠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下午好!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于2020年11月24日凌晨发射,经过23天任务周期,返回器于12月17日携带月壤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同时嫦娥五号在地月往返旅程中还搭载了一个神秘的芯片,芯片内录制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社和腾讯联合制作的抗疫主题MV《星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具有的广泛感召力,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
《星光》MV核心就是宣介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创是中国音乐人,来自世界各国的节目创作人员团结在一起,去讲人类抗疫的共同故事,十国儿童用不同语言演唱,以独特而浪漫的方式,向世界传递着共赢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温暖并鼓舞着各国身处疫情的人民。
嫦娥五号选择搭载《星光》是为了更有效地宣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但如何实现搭载,在技术上也是一个挑战。嫦娥五号重量达到了8.2吨,却没有一克是多余的。而且嫦娥五号要经历11个重大阶段和关键步骤。搭载还要考虑任务过程、太空的特殊环境、温度、气压等对芯片的影响。在地面试验经过充分试验验证后,经过确认,芯片被封装好送到发射场,由公证员进行公证。嫦娥五号返回后,《星光》芯片的太空之旅才算到达终点站。
《星光》往返地月表达了经历风雨见彩虹,战胜疫情必将迎来充满光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实践,我们后续也愿意和中国外文局合作,共同推动深空探索事业在世界上共同发展,共同的合作,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