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珂 刘莉
上海崇明岛,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简称“花博会”)园区主入口,两棵繁茂的“大树”正朝着天空伸展臂膀,进入园区,鲜花竞放、乔木成林,湖泊与绿地交织……目前,这里“一心、一轴、三区、六馆、六园”的格局已经展露容颜。再过不到10天,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将于5月21日拉开帷幕。届时,花团锦簇、云蒸霞蔚的美丽图景渐次展开,崇明岛将以“海上花岛”之姿迎接各方宾客。
这是一场首次在岛屿上、乡村里、森林中举办的国家级花事盛会,园区占地总计1000公顷,其中花博园面积约316.51公顷。花博会素有中国花卉界“奥林匹克”的美誉,办好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极具历史使命意义,筹备过程也汇聚了很多人的心血。
作为行业领先的造坞建港企业,中交集团所属的中交三航局积极寻求转型,承担了花博会的生态水系、三大展馆、景观绿化等建设任务,占花博会项目总投资的80%。从一池旧塘到水草悠悠、鱼翔浅底;从一片农田到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中交三航局一支9人组成的、平均年龄28岁的科研团队冲破多重技术关卡,用匠心绘就出一幅“大地画卷”,为本届花博会的如期举行倾注了大量精力。
花博园核心区水系总面积达26万平方米,相当于36个足球场的面积总和,作为园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水域将为游览者呈现集视觉美感和绿色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景观。但在园区湖泊开挖前夕,技术团队面临着原养殖塘水体发黄、泥沙含量较大,园区水下生态系统缺失,极易因水体富营养化形成黏质物进而散发恶臭的种种不利局面。要实现园区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水体感官透明度大于1.5米,绝非易事。
目前,园区各河湖水域水质逐渐好转,均已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水体感官透明度在1.5米以上。
“我们考虑,生态修复的根本是提升水系的免疫力,为园区水系构筑一套完备的生态系统,提高其自净能力才是长久之计。”土木工程学博士蔡晓男说。为攻克水环境治理的技术壁垒,蔡晓男筹建了水生态修复试验室。经过实验对比,制定了沉水植物净水方案,最终选用净化能力与景观效果俱佳的苦草、刺苦草、龙须眼子菜三种沉水植物。但在今年春天又因气温上升导致浮萍爆发,难题接踵而至,蔡晓男团队决定在水中投放食藻虫,这是对付浮萍的“得力干将”。水生植物需要与水生动物群落相辅相成,他们又陆续在湖中加入鱼虾螺贝等水生动物,补充完善食物链……几项举措环环相扣,园区的水下生态系统趋于完备,绿意盈盈的“水下森林”得以呈现。
画面正中的这两棵“大树”是花博园主入口的大门,是花博会地标性建筑,也是全国最大的仿生反吊膜构筑物。流畅的曲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工学与生态的结合之美。
本届花博会举办之时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基于此,花博园主入口处两棵仿生钢结构体系的繁茂“大树”,特被建成高19.21米、长100米,也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呼应。
但要建成“大树”,挑战始终存在,团队成员把“工匠精神”一点一滴倾注于此。“大树”内部采用仿叶脉骨架的钢管桁架,外部运用仿树状的张拉膜体系。项目部先在整个构筑物上设计出了6000多个钢膜结构连接点,再利用全站仪对“大树”进行空间点位数据测量。由于构筑物结构复杂,仪器测量存在盲点,测量人员只好登高进行手工测量,再将测量数据导入专用切割系统,给膜片的立体剪裁打好基础。膜布安装是最后一个关卡——如果采用传统的满堂脚手架施工,一方面可能造成运输堵塞而产生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仅搭设满堂脚手架就要耗费近20天时间,而“大树”工期仅有150天。
一天深夜两点,正在冥思苦想的项目部技术经理蔡晓男偶然瞥见天花板的角落里有只小蜘蛛正在拉丝结网。蜘蛛先是吐丝结出向四周发散的“Y”字型蛛网骨架,再一圈圈地进行封口,而“Y”字型骨架和“大树”的钢结构支撑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蔡晓男犹如醍醐灌顶。经过讨论,项目部最终敲定方案,利用登高车沿着钢桁架竖向固定竖条钢索及竹爬梯,如同蛛网一般将“大树”缠绕起来。如此,临建设施的建造时间从20天缩短到5天。作为国内首创的大跨径仿生树PVDF膜快速安装工艺,项目部独创的方案解决了空间异型反吊膜的安装难题,目前已申请了国家专利。
此外,两棵“大树”兼具颜值与环保。下雨时将该区域的雨水收集汇总至树状底端的两圈环形暗沟,并通过雨水回收系统对雨水进行消杀二次处理,用于主入口建筑区域的卫生保洁二次循环利用。主入口大门底部设置的雨水回用系统,能实现雨水的输送、储存、净化,并用于广场区域的自动灌溉和场地清洗。本届花博会期间,3D全息影像技术之下,大门膜结构上将投影出绚丽花海,未来花博会的夜间游览路线也将从这里开始。
一年来,蔡晓男带领着年轻的团队与技术难题死磕,他深深体会到,要把这个盛放花花草草的园子打造好,难度并不亚于建港造桥。一砖一瓦用心,一草一木入情,秉持着一颗匠心,这趟貌似“跨界”的旅程充满挑战,亦暗藏惊喜。几天之后,团队成员希望能为人们送上一趟完美的花博会之旅。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