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通讯

广西德保县抗震救灾工作报道之(五)夜间值守尽职篇

发布时间:2021-09-14 14:28:16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王兆雷 通讯员 罗秀麦 刘雅倩)9月11日德保的夜晚,最美的不是万家灯火,也不是鉴河两岸五彩斑斓的霓虹灯,而是夜间那一个个毅然坚守的身影。9月11日下午15时5分,德保县(北纬23.39,东经106.71度)发生4.3级地震,德保县委、县人民政府立即发出紧急号令,要求所有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迅速到岗到位,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一声声震情号令,全县干部职工第一时间返岗 ,只为告诉震区群众:“别怕,我们在!大家一起渡过难关!”

于是便有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彻夜坚守在村屯、在路口、在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每道防线,践行着初心使命,用“夜间模式”为德保全县人民群众的安全护航。

反应迅速,有条不紊

经历过8月4日的地震和8月7日全县地震应急逃生演练后,这一次各乡镇各部门都能迅速反应,有条不紊,开展应急处置及救援工作。不到半小时便已召集党员干部先锋队、消防救援大队、县武警中队、医护人员、县公安局干警、志愿者等296名应急成员奔赴足荣镇、那甲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足荣镇由党政领导、挂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组成19个工作组,第一时间对10个行政村及震中点全面排查走访,疏散群众,核实民房、道路、水利等受灾情况,并迅速储备和发放矿泉水、干粮、帐篷、睡袋、棉被、发电机等物资。

足荣镇工作队入户检查人员及住房情况 。(黄永亮 摄影)

“地震刚发生不久,我们还没反应过来,镇里的人就已经到我们村开展工作了,工作队挨家挨户的敲门查看、点名、用喇叭喊话,把大家带到安全的地方休息,非常细心负责。”足荣镇念色村村民说道。截止目前,共紧急转移群众1242人,其中那甲镇巴深屯380人,足荣镇念色中屯417人,念色下屯426人,那排屯19人。暂未出现人员伤亡情况,人民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披星戴月,只为守护平安

天色渐暗,一个个或制服或便服的应急队伍人员在人群中穿梭忙碌着,他们顾不上擦汗,也顾不上吃饭。一转眼,一顶顶海军蓝帐篷便有序搭起,一张张军绿色简易床已整齐铺好,水、干粮、牛奶 、简单的饭菜也已发放到群众手中 ,每个人各司其职,忙中有序,一道道身影最终汇聚成一顶坚强有力的保护伞屹立在震区。

救援现场应急工作人员在搭建救灾帐篷 。(岑秀杯 摄影)

“一点都不怕,也不慌,看到你们在,我们非常安心,感谢你们。”在医生开展心理疏导及身体检查过程中,震区村民们纷纷表示因为有这些“守护者”的存在,他们有十足的信心能顺利度过这次地震。

9月11日23时00分(北纬23.39,东经106.69度),德保县再次发生3.3级地震,为防止余震带来次生灾害,做好震情监测,应急队伍人员化身“守卫军”、“放哨人”,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坚守阵地,坚决做好人民群众的“守夜人”。

应急人员化身“守夜人”,做好夜间值守 。(岑秀杯 摄影)

震区现场应急队按照实际情况分成多个小组,24小时不间断在震区轮流值守、巡逻,记录值班情况。其他应急队也积极入村入户向广大农户宣传做好夜间的轮值工作,要求不能沉睡,暂时按照“夜不闭户,和衣而睡”模式管理,确保有余震发生时能第一时间紧急避险,直到震情稳定,不再发生余震,全面确保人民群众平安。

夜已深,“守夜人”还在保持着十二分警惕,而在震区救援现场过夜的人民群众已伴随着暖黄色路灯及幽幽月色进入梦乡,他们睡姿放松自在,没有紧张不安,没有害怕,因为他们知道,凌晨有“最美的守护者”24小时在线!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