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想问 | 取消长途漫游费不稀奇,什么时候才能取消流量漫游费?

发布时间:2017-07-14 14:39:33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继中国联通再次大幅度下调国际漫游资费之后,不知不觉中已经又过了一个月。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什么具体感受? 

按照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说法,今年年内将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也承诺今年10月1日起将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

 

 

人均一年可节省50元

“长途费和漫游费要是真取消了,我再去旅游就不担心电话费高了。”60多岁的于先生喜欢旅游,退休后每年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在旅游中度过的。于先生告诉本刊记者,他现在用的还是不能上网的老式手机,每次和家人联系都只能打电话或发短信,有时候充100元话费,一次旅游就花光了。

长途漫游费有“活化石费用”之称,诞生于2G移动网络时代,是我国运营商历史上内部区域分割的产物,至今已有23年的历史。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国内漫游费成本已“几乎为零”,并不需要比本地通话更多投入。在国际上,取消漫游费已经是一种通行做法,如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均不收取国内移动漫游费。欧盟也宣布,在2017年6月取消其境内28个国家的手机漫游费。

让流量不再“漫游”

“现在谁还打电话呀?有事都用微信和视频了,取消长途和漫游费根本就没什么用。要真为老百姓着想,就应该取消流量漫游费。”65岁的刘女士告诉本刊记者,她现在很少打电话,基本上都用微信语音或视频聊天。在她的带动下,单位许多退休的老同志都加入了微信大军,有的都快80岁了,微信玩得特别溜。

正如刘女士所言,随着技术和网络的不断升级换代,通讯已经从当初的2G时代逐步进入3G、4G时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放弃打电话,开始使用各种社交软件进行交流。手机流量费用成为了每个人话费中的最大头。

工信部发布的《2016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2.81万亿分钟,同比下滑1.4%。同时,4G移动电话用户大幅增长,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84.2亿G,同比增长124.1%,在总流量中的比重达到90%。

所以,运营商现在取消长途、漫游费也是水到渠成,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据中国联通董事长兼总裁王晓初预计,漫游费取消后将对中国联通每季度收入影响15.8亿元,但由于消费者使用率会因此上升,故难以计算对盈利的影响。中国电信预计受提速降费政策影响有限,因为目前4G套餐已经取消国内长途及漫游费。

三大运营商发布的2016年财报显示,中国移动无线上网收入较上年上升43.5%,占通信服务收入的46.2%,年度首次超过语音和短彩信收入之和,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中国电信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上升130%;中国联通手机流量达1.61万亿MB,同比增长131.1%。“既然可以取消打电话的漫游费,为何不能取消流量漫游费?”这可能是很多人的疑问。但业内人士表示,所谓的“流量漫游费”是个伪概念。

“流量资费和话音资费的定价体系完全不一样。”项立刚表示,“话费是在本地价的基础上再加收漫游资费。流量是全国统一价格,但本地运营商分公司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竞争需要,为用户提供本地优惠价格,比如更便宜的单价和更多的流量赠送。因此,如果说取消,就成了取消本地不同价,实行全国统一价。”

对此,刘女士深有感触:“我经常去旅游,感觉很多地方的流量套餐便宜得像白菜一样,而北京的这部分费用太高。我的流量在本地根本用不完,因为家里都有WiFi;可出去又不敢使劲用流量,因为套餐里的全国流量很少,超出部分价格又很高。”

在运营商分区域运营的背景下,手机流量被人为地分成本地流量和全国流量,这让很多用户面临本地流量用不完、全国流量不够用的尴尬。所以,人们迫切希望将这种套餐改为全国流量,同时降低相应的资费。

也有专家认为,降资费已不再是主要矛盾,事实上按流量收费已不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应从根本上改变收费方式,让全社会都连得上、用得起,放心消费。

 

采写:本刊记者 张春侠

责编:路易莎

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常梦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