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2分钟看透 |“鄙视链”无处不在,你怕了吗?

发布时间:2017-07-14 17:18:38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苦啊:工作不好找,工作太辛苦,异地恋要不要分手,30岁的恐慌……

结果奋斗了前半生,被人告知,你最命苦因为你属羊……

一个“中国式相亲价目表”横空出世,砸在年轻人们的脸上——说好的真爱无敌呢!说好的人人平等呢!

但是,又有多少年轻人真正在为这个“相亲价目表”而伤心呢?报道君认为,如果真能被这个“相亲价目表”打败,也一定谈不上是真爱了吧。

但这个“价目表”背后的“鄙视链”逻辑早已不新鲜,存在于这个社会的“鄙视链”仍然在层出不穷,国内国外也都类似。

这个背后反映出的是人们对社会价值认同的变化,夹杂着向上的渴望,更多的是焦虑的心态。

但在各种“鄙视链”面前,每个人都可能躺枪,也没有永远的赢家。

而我们在各种“鄙视链”面前,又到底该如何求生存呢?

 

 

tip1:“鄙视链”简直无处不在,都有哪些?

就算不说最近的“相亲价目表”,你遇到过的“鄙视链”可能就有这些:

“中产鄙视链”:比如旅游,出国的鄙视去港澳台的,去港澳台的鄙视在国内旅游的;上学,坐豪车的“鄙视”坐好车的,四个轮的“鄙视”两个轮的;报兴趣班,学马术、高尔夫的鄙视学电子琴的……

“看剧鄙视链”:英剧>美剧>日韩剧>港台剧>国产剧>泰剧……

“动画片鄙视链”:最新、最流行的英文原版动画片>欧美日韩引进动画片>国产动画片……

还有学区房鄙视链、学科鄙视链、职业鄙视链、理财鄙视链、玩游戏鄙视链……多得超乎你想象。

钱钟书在《围城》中,也早就说过这样的“鄙视链”——“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所以,“鄙视链”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产物,只不过随着社会发展代入的内容更新换代了而已。

 

 

tip2:为什么会产生各种“鄙视链”?

“鄙视”是一种实现优越感最简便的路径,因为它不需要通过提高自己,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能实现。

早在5年前,就有文章分析称,所有的轻视、蔑视、鄙视都不过是一场最懒惰的自恋而已。

而现代社会“鄙视链”产生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经济收入的差别。

在婚姻里追求门当户对还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有些人的逻辑就是:

“你凭什么看不起人!”“就凭我有钱!”

这是否又回到了人类终极的命题——有钱就等于有了一切吗?

逻辑思维有一期在谈艺术领域里鄙视链的成因,提到了其中之一:“难度”是鄙视链构成的一个必要因素,老的看不起新的(往往新的技术都比老的技术更简易方便,没有难度)。但很快,这种鄙视链也很可能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翻转。

由此给了报道君一个灵感。

同样的,在“相亲价目表”里,在各种“鄙视链”里,不都存在“老人”看不起“新人”的现象吗?

老人看不起新人的努力,而且更深层次的,老人更害怕被年轻人超越。

而这种超越,就不仅仅是在嘴皮子上的了。

所以,年轻人们,不要沮丧,不要失望。 

 

 

tip3:如何穿越各种“鄙视链”,修炼生存大法?

俗话说得好,如果认真, 你就输了。

一旦你开始将你自己代入鄙视链,也就陷入了鄙视或被鄙视的链条。

在《鄙视链——生活中那些微妙的优越感之社会心理分析》这篇文章里说,前一秒种,你可能才辛辛苦苦、漫漫长路地爬到鄙视的顶端,还没看得清可以鄙视谁,笑话谁,就又被秒杀,跌落在另外一个人的白眼里。

在鄙视的怪圈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链条的最末端。

那到底该如何在这个充满鄙视链的社会里自处或者共处?

报道君认为其实当下就可以归纳出好几种生存大法——

生存大法一:咆哮的“键盘侠”——我不服,我不服!

生存大法二:微微一笑——都付笑谈间。 

生存大法三:冷眼旁观——眼看你起高楼,眼看你楼塌了!

生存大法四:修炼大法——提高自己,找寻机会。

而到底那种生存大法好,我想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在专栏作家连岳的微信公众号里最近的一篇内容里也讲到了“相亲价目表”这个问题,他提供了一个观点:聪明人,在别人歧视自己时,不会有埋怨,而且绝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哭泣上。

毕竟,只会翻白眼这种技能连最差的演技都算不上。

【2分钟看透】栏目依旧将在每周五和大家见面。如果有想要了解的政策或信息,欢迎给我们留言。

 

责编:路易莎 

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常梦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