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美国“国会山事件”一周年——美国之乱乱在何处?

发布时间:2022-01-12 15:45:32 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1月7日讯 (记者李智)一年前的1月6日,美国上演“国会山事件”震惊全球。一年过去,世界对千疮百孔的美式民主的认可程度断崖式下降。同时,对民主更多的可能充满期待。美国之乱究竟乱在何处,引发世人深刻思考。

民主——美国“国会山事件”一周年

一年前,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冲进位于华盛顿的国会大厦,试图阻止国会认证拜登在选举中的胜利。一年过去了,特朗普心腹顾问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和前白宫办公厅主任马克·梅多斯(Mark Meadows)已被美国众议院以藐视国会罪传唤。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报道中分析指出,在美国,自尼克松总统以来,涉及美国总统的丑闻一直可以由两个问题来界定:总统知道什么?总统什么时候知道的?这两个问题在国会大厦袭击案的调查中仍有意义,但还有第三个问题:总统知道后做了什么?

美国共和党女议员杰梅·埃雷拉贝·特勒(Jaime Herrera Beutler)回忆了共和党众议院少数党领袖凯文·麦卡锡(Kevin McCarthy)如何打电话给特朗普,促请总统叫停袭击者。文章称,当特朗普不同意时,双方之间的对话变得不堪入耳,声嘶力竭。

事实上,这场刚刚过去一年的美国乱象不仅令其他国家“大跌眼镜”,也在美国历史上留下了难堪的一笔,所谓“美式民主”竟突破法治的界限,肆意妄为。当时,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甚至实施了宵禁,并宣布公共紧急状态保持15天。美国时任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称这是“黑暗的一天”,现任总统拜登则表示,美国民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侵犯”。BBC驻北美记者布莱恩特(Nick Bryant)从90年代开始报道美国政治,他直言,如果类似事件发生在其他国家,媒体会将这称之为“失败国家”(failed state)。

尽管一部分美国政客希望粉饰太平,但却无法遮掩这场乱象背后的“美式民主”之殇。近期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相关调查显示,64%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民主处于危机之中,面临失败的风险。皮尤中心民调显示,57%的国际受访者和72%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已不是所谓的“民主典范”。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民调显示,只有7%的美国年轻人认为,美国民主制度“健康”,而超过1/3的年轻人认为,有生之年会看到美国发生“第二次内战”。

美国《纽约时报》分析认为,如今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面临着政治碎片化的风险,反映了当地民众对其传统政党和政府无法实施有效政策的强烈不满。

民生——奥密克戎有压垮医院危险

如果美国政治之“乱”还能被称为部分人士的危机,那么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威胁就是压垮美国民众心理防线的直接“导火索”。据BBC消息,当前,在奥密克戎变种的驱动下,创纪录的感染病例有可能让美国的医院系统不堪重负,并打乱一些学校的开学计划。美国当地时间1月3日通报了100万例新增感染病例,这是全世界范围内以国家为单位的最高数字。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主任罗谢尔·瓦伦斯基(Rochelle Walensky)告诉记者,美国七日平均日增感染病例大约是49.17万例,比之前一周增加了98%。美国疫情顾问安东尼·福奇(Anthony Fauci)表示,美国现在面临“几乎垂直增长”的病例,高峰可能在几周后。

由于美国疫情形势堪忧,该国民众甚至对他们的生存环境产生质疑。截至当地时间1月6日,美国洛杉矶地区警察局及消防局工作人员中已有超过800人因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而居家隔离,消防局还有41名员工因违反疫苗接种规定在家无薪休假,引发当地居民对公共安全的担忧。而原定本月31日在洛杉矶市中心举行格莱美音乐奖颁奖礼,也因疫情形势紧迫,被临时叫停推迟举办。不仅如此,当地时间1月4日,拜登在发表讲话时承认美国目前新冠检测能力不足,预约难的问题令他本人都感到沮丧。布朗大学医学教授梅甘·兰尼表示,未来一个月,她非常担心美国经济将会停摆,“因为我们很多人都生病了”。

究竟是国民利益更重要,还是政客利益更重要,在这个国家产生了冲突般的“蘑菇云”。美国政府为推销“美式民主”,却使美国民众不得不承担起家人、朋友感染疫情的风险,这样的“民主”最后只能被称为“人造困局”。

外交——与中俄对立逆流而动

当美国国内出现多方面压力并行态势,部分政客焦头烂额之时,将国内压力转移向国外的企图就成了“司马昭之心”。然而,不论是政治家们的内耗,还是该国民众的忧虑,原则上都应该让该国将更多注意力放在本土的治理问题上,而不是“甩锅”甚至妄图搅乱他国。

事实上,近年来面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中俄两国关系友好发展,美国部分政客产生了严重的焦虑情绪。各种乱象手段频出,却往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日本时报》网站在题为《多极世界中的拜登政府》的文章中直指,前任总统时期,美国一些政客远没有“让美国再次伟大”,反而背弃承诺,疏远盟友,未能制定出有延续性的战略来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甚至进一步削弱了美国的国际地位。一个例证就是发起了对华贸易战,到头来事与愿违。

文章分析指出,20世纪80年代至2007年,全球之所以出现一个“大稳健”阶段,即宏观经济波动性降低的时期,主要归功于中国融入了全球经济。在此期间,美国从中国的崛起中获得了丰厚回报。

2008年的金融危机表明美国在全球经济等级中的高居榜首地位已不再是无懈可击。文章认为,在美国引发这场危机并熬过经济衰退之时,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没有低于6%,2009年,中国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通过抬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助推了全球走向复苏。

鉴于美国的全球声誉受损,国内形势纷乱,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国应该就此“收手”,减少逆流而动的行径。外媒称,即便是欧洲大国,它们的对华调门也已温和了一些,因为它们与中国保持着重要的经济联系,并且表达了避免采取过度军事化战略的希望。这才是解除美式“困局”,让“民主”真正为民众谋福利的正确打开方式。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