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鲁斯兰(Руслан Туленов)又“火”了。这一次,除了“熊猫侠”这个称号外,他还多了个“中国通”的标签。
习近平主席4月10月至13日在海南考察期间,见到了这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90后小伙。说起习主席这些年对海南的关怀和指导,鲁斯兰简直滔滔不绝。习主席笑着说:“‘中国通’了!欢迎更多国际人才到海南来。”
谈起这次毕生难忘的经历,鲁斯兰踌躇满志:“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一员,我当然倍感荣幸。而现在,我觉得还是要继续努力,继续奋斗。”
“我在小时候很喜欢看中国的功夫电影和动画片《西游记》,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让我决定来中国读书”。2009年,年仅16岁的他从哈萨克斯坦出发,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海南学习。10年间,他取得了海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历、北京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学历。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到一位拥有“熊猫血”(RH阴性血型)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在海南大学学习期间,无偿献血救助中国病患的故事。这位被习主席“点名”的留学生,正是鲁斯兰。因为这个稀有的血型,鲁斯兰被中国网友亲切地称为“熊猫侠”。对此,“有种很懵的感觉”,鲁斯兰不禁有些羞涩,“我主要是想做一个好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想帮助更多人。”
谈到第一次无偿献血的经历,鲁斯兰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是我还在海南大学读书的时候,那天,在我时常光顾的第二食堂附近停着一辆献血车,很多同学在排队。”从朋友的口中他得知在中国可以无偿献血帮助有需要的人,于是也加入了献血队伍。“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时,我还不知道自己的血型这么稀有”,鲁斯兰有些自豪,“我的RH阴性血,正是现在需求最多的血型。”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他主动提出可以由血站向急需的患者提供自己的电话,只要有需要,他就会赶来献血。无偿献血已经成为他每年必做的事情,从未间断。截至目前,他已累计献血6000余毫升,超过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量。
硕士毕业后,鲁斯兰先后在哈萨克斯坦和北京工作了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虽与海南相隔数千公里,但他依然关注着海南的发展。“我意识到海南将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充满无限机遇,我要回到海南。”他说。
2019年8月开始,鲁斯兰有了新身份。当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面向全球各地招募人才时,鲁斯兰毫不犹疑地递交了申请。经过层层考核,掌握多门外语的他成为该局引进的第一个外籍人才。目前,鲁斯兰已在新岗位上工作两年多,他兼任着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全球新闻官”“俄语服务官”等多个职务,对接和服务全球投资者,并积极向海外推介海南。
2021年5月,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在海南成功举行。作为消博会承办单位——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的一份子,鲁斯兰在备展期间和同事一边热情邀请国内外采购商、专业观众来琼参会,一边积极参与策划开幕式、主论坛、平行论坛等活动。消博会的成功举办,让他特别兴奋,“向世界宣传、推介海南自贸港、推介消博会,让我很有获得感。”
“对我而言,海南不仅是我的‘第二故乡’,也是联系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特殊纽带。希望通过‘一带一路’串联起两个故乡,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了解海南。”鲁斯兰笑道。(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