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黑龙江铁力市“四抓四提”持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

发布时间:2022-09-16 11:08:02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平坦的水泥路直通村落,绿油油的农田映入眼帘,公益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多彩的文化墙吸引游客的目光……今年以来,黑龙江铁力市从创建机制、基础打造、环境整治、实践活动四方面入手,不断推进文明村镇建设提档升级,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文明村镇,助力铁力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截至目前,铁力市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共63个,总占比为79.75%。

抓机制,提升村镇创建能力。铁力市健全推进机制始终将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作为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全方位进步的发力点和着力点。市级层面,由市委书记、市文明委主任牵头,组织召开2次市文明委会议推进创建工作;村镇层面,充分发挥乡镇宣传委员、村宣传员、驻村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注重日常引导,通过“理论讲堂讲思想”“道德讲堂话文明”“炕头夜校说新风”“田间地头聊变化”等形式,潜移默化引导村民支持参与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健全管理机制,按照“市级统筹管理、乡镇督促推进、村屯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紧盯村镇基础条件、可发展空间,结合实际制定《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创建计划》,通过市委常务委员会会议专题讨论并印发,鼓励全市各乡镇、村屯主动参与、积极创建,适时提档升级。在健全考评机制上,该市对文明村镇实行动态管理和负面清单制度,采取“日常督导、动态考核、定期抽查”的方式,推动创建常态长效。2022年,市级层面开展实地督导工作30次。同时,将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宣传思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内容当中,确保高效完成各项任务。

dbf890bfc20a5e3225f75be44f57c96

抓基础,提升乡村文化内涵。铁力市在文明村镇创建中注重对标对表、全面达标。在全市71个行政村开展乡风文明“十个一”建设工作,各村“一约四会”、村民微信群、红黑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文艺活动队、志愿服务队已全面建设完成并发挥作用。同时,不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乡风文明试点村镇等建设。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个、实践站91个,乡风文明试点村镇18个,设置主题宣传展板449个,打造特色文化墙578幅,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同时,在打造过程中注重突出特色、做出典范。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前提下,铁力市深入挖掘村屯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在创建中探索融入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元素,打造出“和”文化和平村、“抗联”文化建国村、“三勤”文化新华村、“廉政”文化东方红村、“德礼”文化北星村、“福”文化福兴村等特色村镇12个,真正实现“一村一品一特色”,呈现出独特文化内涵。

2f0062bb497d81e03c048b5f97f7226

d5c50a9ea51788203eb33ce59ac39cf

抓整治,提升乡村整体面貌。铁力市对文明村镇实施高标准管理,印发《2022年度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推进缓慢问题整改责任清单》,组织63个文明村镇对照《全国文明村镇测评体系(2022年版)》要求,结合“乡风文明试点村镇”建设工作安排,对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进行全面自检自查,不断提升创建质效。以村民庭院整治为切口,采取宣传发动、示范带动、表彰激励、结对帮扶、入户劝导等方法,通过“美丽庭院”“小菜园”等活动,引导带动居民清理庭院卫生、规整院内杂物、规范畜禽养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村屯环境整治为抓手,镇村两级干部牵头在乡镇、村屯每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通过“村委包街+党员包户”的管理模式,及时清运垃圾、清除小广告、清理边沟淤堵、修补边沟道路、美化村屯环境。在各乡镇、村屯主要道路设置标准分类垃圾箱2028个、在村民家门口设置二分类垃圾桶6.4万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和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100%。

ba8202ab52c234d7dc004fd329d3bdb

抓活动,提升村民精神风貌。铁力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不断转变农村群众精神风貌。印发《铁力市“除陋习、树新风”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采取宣传发动、警示示范、检查整治等形式推进婚庆、殡葬、节庆、卫生等八方面陋习整治,开展整治活动680场次,在极光新闻专栏发布信息36条,以“学习宣讲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主题,组织各级文明村镇录制短视频70个,更好促进村民摒弃旧思想、传播新理念。近年来,铁力市不断加强“最美铁力人”“百户千星”道德模范品牌打造,举办3届“最美铁力人”颁奖典礼,表彰典型个人32名、家庭18个,各乡镇每年举办一次“百户千星”表彰大会,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101户、“身边好人星”537人。在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各类典型走在前、做表率,引导村民全力支持参与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优势,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形式,通过开展“在树下话教育、在线上说党史、在田间讲技术、在身边献爱心”等志愿服务活动惠及群众2.8万余人。以《铁力市积分制道德银行实施方案》为指导,探索“以服务换服务”的“道德银行”工作模式,使志愿服务更具吸引力。(霍珊)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