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依安县在推进“吹哨报道”工作过程中更新思维理念,深化改革创新,以“331”数字化服务模式,将优势资源引向惠民服务,不断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闹心事,持续打造新时代的“智慧依安”名片。
搭建“三个平台”,拓宽群众“吹哨”渠道。依安县依托网格化治理和现代化信息手段,搭建“一网一信一热线”三平台,不断畅通群众问题反馈。搭建网格化治理平台,推进网格党支部书记、小区居委会主任及业委会党支部书记“一肩三挑”工作,将全县划分1084个屯组网格、104个社区网格,以网格为单位实行精细化管理服务。公布村(社区)书记、网格长、网格员联系方式,张贴272个网格示意图,印制3万余张手持联系卡,拓宽群众沟通渠道。搭建实体化指挥平台。建立县乡村(社区)三级指挥平台,打造全方位、全时段、高效率、高质量的“一号通”服务热线。目前共搭建县级平台1个、乡镇二级平台15个、村(社区)一级平台159个。搭建信息化交流平台。利用居民人均都有的“微信圈”,健全信息反馈渠道,开设县、乡镇、村(社区)、网格联络微信群共计279个,时刻当好居民群众的“好朋友”,确保群众“哨声”有响应、有落实。

运转“三项联动”,构建多元“报道”机制。通过构建“上下一体、部门配合、城乡携手”的运转体系,推动实现基层治理“下沉、聚力、增效”的目标。上下一体运转。加强纵向指挥体系建设,针对群众“吹哨”提交的问题,一级平台先行受理即时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层级“吹哨”上级指挥平台,由上级指挥平台按照问题类别和部门职责“吹哨”相关单位限时解决。部门联动配合。建全职能部门“接哨”清单,细化明确各职能部门在“吹哨报到”中的具体责任,推动解决问题从“单一作战”向“协同用力”转变。居民吹哨涉及单个县直部门参与的事项,县级指挥平台“点对点”地吹哨给相应部门予以接单解决;涉及多个部门的通过主管县级领导召开专题会议限时合力解决。城乡共同携手。借助县乡村三级指挥平台,在农村和社区两个层面开展“双哨双向报到”工作,坚持自下而上吹哨确保群众诉求处理属地化、精准化、贴心化,快速解决基层一线矛盾问题。近日,居民群众反映新发乡敬老院和对面的居民楼水质不好,县为民服务调度指挥中心“接哨”后,第一时间将此事与新发乡政府进行对接,立即更换备用水井,并联系卫生防疫部门同步进行抽样检测,严格规范水井水质达到居民群众饮用水标准,令居民群众喝上“放心水”。

健全“一个体系”,跟进服务反馈“万人评”。紧扣民生服务核心焦点问题,建立健全督办反馈机制,采取线上+线下“双评价”模式,在全县各服务窗口设置“万人评”即时评价告知牌,办事人员可在办理业务后扫描告知牌下方二维码,对“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评价。同时,利用“万人评”系统平台,充分畅通和群众的联系渠道,积极回复群众咨询、投诉和举报问题,确保回复率和满意度达到100%,真正做到群众来信有回复,来访有回馈。为赋能“吹哨报到”工作能动性,县级调度指挥中心在评价基础上,采取定期通报的方式,每周将“吹哨”情况及疑难问题形成周报,与相关分管县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对接反馈。目前已刊发周报110期,同步跟进针对性教育整顿问题清单,确保问题处理及时,部门配合顺畅,为根治服务体系“冷、横、硬、推”等痼疾问题,打出“强型针”。(张文)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