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见证中国这十年】韩国跳伞装备师南李在海南:“享受在这里的每一天”

发布时间:2022-10-14 20:08:03 来源:中国报道

文/图 胡智轩  杨冠宇

灿烂的阳光在三亚海棠湾的天空闪耀,几顶降落伞缓缓显现在湛蓝色的空中。接近地面时,南李带着他的顾客贴地滑翔,轻擦沙滩,安全着陆。

韩国大师级跳伞装备师(Master Rigger)南李非常看好中国这片跳伞“蓝海”,加之海南的俱乐部充满诚意的邀请,他来到了三亚。凭借丰富的经验,他助力中国跳伞行业从业者成长,凭借对安全的执着,他保障游客在跳伞体验中万无一失。

南李带领游客体验跳伞。

“触伞”十七年

与大多数跳伞装备师一样,南李最初也是一名跳伞爱好者。

1986年出生,2005年第一次接触跳伞,如今他已“触伞”十七年。跳伞是危险系数极高的极限运动,对让南李感受到别样的魅力——那种在高空中一跃而下,像鸟儿一样飞翔的感觉深深地吸引着他。

2009年,还在韩国中央大学就读的南李考取了美国跳伞协会单人跳伞初级执照。毕业后,他从跳伞教练做起,于2020年前往美国考取了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大师级跳伞装备师执照。这意味着,南李可以按照装备手册独自处理几乎所有的跳伞装备,跻身顶级跳伞装备师行列。从爱好者到教练再到装备师,南李深深地热爱着跳伞这个行业。

2021年9月,带着对于跳伞运动的这份热爱,南李来到海南三亚,正式加入塔赫极限运动俱乐部有限公司,也把他的行业经验和安全理念带到中国。

如今,南李已经很少“披伞上阵”,带着游客翱翔天空了。更多时候,身为顶级跳伞装备师的他埋头在塔赫的维修间里,默默为每一次安全的空中飞翔检查好“翅膀”。

双人跳伞教练韩同友半开玩笑地说,南李的眼中只有工作,似乎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对于南李的水平,韩同友更是赞不绝口,“这是我见过最好的装备师,不论什么伞降器材出现问题,他都能解决。”

跳伞着陆后,南李(右)与游客合影。

保障游客跳伞安全的“定海神针”

“三、二……”“啪”,倒计时还未结束,一顶接受拉力测试的降落伞被扯断,结束了它的使命。

每当降落伞使用到一定次数或是接触到有可能有损伞布强度的污染物时,南李便会和同事对降落伞进行拉力测试。如果降落伞最脆弱的部分无法承受14kg或18kg的拉力三秒以上,这顶价值三万多的降落伞就会立即报废。

拉力测试的“创始人”正是南李。增加拉力测试虽然提高了成本,但进一步保证了游客和跳伞教练的安全。“南李可以说是我们装备安全的‘定海神针’。”塔赫总经理张恩铭说,“有了他,我再也不用担心跳伞装备出现问题。”

维修间里,南李一一整理、检查装备,他冷静、理智,对装备安全的要求非常严苛。某一装备上小零件需要替换,他坚持使用有资质的厂商提供的零件,而不是随便找个零件补上。

南李每检修和折叠一个备份伞,通常要耗费六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备份伞虽然不常使用,但每次使用都是在“万一”的时刻。跳伞过程中,一旦主伞出现问题,那么跳伞员将迅速切换到备份伞,保障安全降落。无论备份伞是否使用,每180天南李都会要求对其重新检查和折叠。

“安全第一、娱乐第二”是南李与张恩铭对跳伞这项运动共同的认识。“只要你在跳伞之前注重安全第一,跳伞就是安全的。”南李说。

南李在维修间整理伞具。

享受在热带滨海城市的每一天

近年来,随着中国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体育产业显示出巨大市场潜力和强劲发展动力,各种新兴时尚运动方兴未艾,跳伞便是其中之一,对比国际领先水平,中国的商业跳伞发展潜力巨大,且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

看好中国这片跳伞“蓝海”,南李义无反顾来到中国,是目前中国大陆唯一获得认定的大师级跳伞装备师。“我国跳伞运动起步晚、发展慢,大部分从业人员对跳伞的理解和认知与国外的专业人员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张恩铭说,“我们非常需要像南李这样专业、成熟的从业者来带领国内相关工作人员成长,保障游客在跳伞体验中的安全。”

在迪拜工作期间,南李曾八次来到中国旅行,结下了深深的中国情结。“我去过北京、天津、上海、青岛……”南李回忆道,“我在中国遇到了很多特别友好的人。”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南李爱上了三亚,他喜欢热带气候,喜欢这里的工作环境。繁忙的工作结束后,南李会去健身,有时还会去学习打高尔夫球。日常生活中,点外卖、用淘宝、学中文……南李也在逐渐适应中国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同时能够不断探索中国文化,这让他乐在其中。

因为热爱海南和中国,南李也十分乐于向在韩国的朋友分享自己所见识到的一切。南李相信,当那些对中国有误解的人来到中国后,一定会意识到中国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国家。

“我不喜欢看过去和未来,只注重当下。”南李说,他现在想的,就是享受三亚的气候环境,充分发挥己之所长,享受在这里的每一天。

(供稿:韩文《中国》)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