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大会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和区域繁荣稳定都有着重大意义,引起海外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东盟报道》采访了来自东南亚的专家学者,他们高度评价中国过去十年在经济发展、减贫等领域的成就,认为中国的发展为全球经济贡献力量,开放的中国也将为东南亚国家带来更多福祉。
马吉德
马来西亚前驻华大使、马中友好协会会长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过去十年是社会发展充满活力和变革的时期。十年来,中国的GDP显著增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胜利,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打击腐败,关心人民的福祉和幸福安康。此外,中国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增强社会稳定和凝聚力的重要纽带,从而推动中国取得更大进步。
国际贸易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国际贸易不仅促进了中国的开放和国际化,也使世界各国受益良多。此外,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中国的发展与繁荣为世界贡献了力量。中国正在不断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开放的中国将为东南亚国家带来更多机遇,也会对中国及其贸易伙伴产生积极影响。
吉帝
泰国法政大学副校长
尽管2008年的经济危机和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低迷,但中国仍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发展成就,这令人印象深刻。中国的5G通信技术促进了数字经济和远程医疗的发展。过去十年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国家推动公平分配,在交通、农村建设等方面的进步都极大地改善了民生。我个人十分欣赏中国利用技术和机械发明在农业方面所取得的各种创新。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很受欢迎,但同时我们也需要通力合作、化解一些难题。中国市场拥有巨大的规模与潜力,但中国生产商本身实力强劲,加之一些法规、语言障碍以及商业惯例的差别,对外国企业而言进入中国市场仍然较难。因此,希望中国政府和企业能多提供帮助,让更多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大市场,也帮助缩小中国与贸易伙伴间的逆差。
许庆琦
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
共同富裕与中国共产党为⼈民谋幸福的初心一脉相承,其前提是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优势,中国的GDP为美国的77%,占世界经济的18.5%。而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8%。因此,中国经济体量虽大,但仍然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减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中国已经于2020年消除了绝对贫困,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不是为少数⼈谋财富,因此共同富裕是中国在成功减贫,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合理政策延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应有之义。
对高收入的调节,中国政府需拿捏好尺度。因为不同城市和区域的生活成本不同,高收入的定义不能“一刀切”。况且,对物质更高的追求欲望是提高⼈们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从宏观角度看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将更有效于节制过高收入,更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
谢莫尼勒
柬埔寨柬中关系发展学会会长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不仅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整个社会也朝着更加繁荣的目标迈进了一步。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务实有效、充满活力,切实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脱贫是中国践行包容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中国的脱贫攻坚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减贫措施。中国还与柬埔寨分享减贫经验,2021年1月29日,中柬友好扶贫示范村项目在柬埔寨南部的达弄村(Tanorn Village)正式启动,旨在帮助柬埔寨建设乡村道路,为村民提供清洁饮用水,开展技能培训,改善村庄公共环境和教育医疗条件,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当地村民感谢来自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帮助。
(本刊记者:袁亚楠)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