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IMF最新预测:全球经济增速2022年将保持在3.2%,2023年将放缓至2.7%

发布时间:2022-10-28 14:42:27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记者 张利娟)10月27日,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合主办,植信投资研究院合办的“202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

根据IMF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的最新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保持在3.2%的水平不变,2023年将放缓至2.7%,比7月预测低0.2个百分点,且存在25%的可能性会降到2%以下。持续存在且不断扩大的通胀压力促使各国央行快速同步收紧了货币环境,同时,美元对其他大多数货币大幅升值,预计全球通胀将在2022年晚些时候触顶,但将较先前预期更长时间地维持高位,并在2024年降至4.1%。

报告同时指出,全球经济前景持续面临下行风险,几大经济体的政策路径可能继续分化,导致美元进一步升值并引发跨境问题。更多的能源和食品价格冲击可能导致通胀持续更长时间。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可能使很多新兴市场陷入债务困境。新冠疫情若出现反复,或是发生新的全球卫生恐慌事件,都可能进一步阻碍经济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Steven Barnett)对《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的核心内容进行介绍时表示,超过三分之一的经济体将在今年或明年出现经济萎缩,但这并非意味着全球经济将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对于各国而言,越早采取政策应对措施,所需付出的代价将越小。面对世界经济的挑战,各国需要积极行动,且需采取一致的行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副代表李鑫表示,由于发达国家加息和持续不断的俄乌冲突等因素的影响,今明两年亚洲经济增长面临诸多挑战。今年一季度亚太经济出现较强反弹,但到二季度开始走弱。预计今明两年亚太经济增长将下调至4%和4.3%,低于过去20年亚太经济增长水平。尽管如此,在全球经济中亚太经济表现仍是一个亮点。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指出,今年以来,海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高烧不退,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外需减弱;疫情冲击下,国内经济持续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为实现稳增长目标,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前置发力,稳健货币政策持续逆周期调节,灵活动用政策工具进行偏松操作,加大调节力度,显现了较好的政策效应。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世界经济有较大下行风险,发达经济体可能走向衰退,外部压力有增大趋势,国内需求恢复仍需保持宏观政策现有调节力度,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形成稳增长政策合力。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