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北大荒薯业集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举行“中薯早39”马铃薯新品种开发合作签约仪式

发布时间:2022-11-08 10:10:39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11月7日,北大荒薯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在线上举行“中薯早39”马铃薯新品种开发合作签约仪式。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张友军,研究员、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金黎平,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军旗出席签约仪式。

据了解,“中薯早39”马铃薯新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培育,为早熟鲜食和淀粉加工兼用品种,植株从出苗到收获76天左右。块茎干物质含量22-24%,淀粉含量平均15-18%(部分地区可超过18%),具有抗病性强,产量高等特点。根据协议,薯业集团受让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中薯早39”繁育、推广及市场销售,拥有15年生产经营权,以金黎平研究员为首席的马铃薯研究团队将持续发挥其科技、平台及资源优势,进行繁育、栽培、病虫害防治等相关跟踪技术服务指导和技术培训,不断推进双方全面合作,联合创新,进一步提升北大荒薯业集团马铃薯品种创新和开发能力。

张友军表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为国家级农业科研单位,拥有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多名博士和硕士组成的马铃薯育种团队,在马铃薯育种方面国内领先,建立了完善的育种技术体系,贮备了大量马铃薯优良种薯资源,先后育成了包括“中薯早39”在内的30多个中薯系列新品种。双方的合作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的一次生动实践,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表示对所研发的品种有信心,对北大荒薯业集团有信心,将全力创造条件给予大力支持,为薯业集团突破马铃薯“卡脖子”难题助力。

张军旗代表北大荒薯业集团向长期给以大力支持和帮助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基石。合作双方签订马铃薯新品种“中薯早39”的使用授权合作开发协议,符合各自发展定位,符合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布局,符合为企业解决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的战略安排,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注入了科技动力。

双方成员就强化种薯研发培育,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进行表态发言并交流讨论。

此次合作是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求“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一个具体举措,北大荒薯业集团将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深入践行“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勇于开拓 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和“勇毅笃行 向阳而生 厚积薄发 行稳致远”的企业精神,紧紧围绕北大荒集团“三大一航母”建设,立足“马铃薯淀粉、马铃薯全粉、木薯淀粉、马铃薯原种、马铃薯原原种销量全国第一”的发展目标,聚焦主责主业,厚植产业优势,为中华民族薯类制品产业在世界的崛起贡献北大荒力量。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成果转化处处长李衍素,研究员、马铃薯创新团队首席李广存,研究员、马铃薯创新团队骨干徐建飞,助理研究员、马铃薯创新团队骨干段绍光,助理研究员、马铃薯创新团队骨干胡军,北大荒薯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明安,农业总工、农业发展部经理杨庆东,董事会秘书、企业管理部经理刘庆龙,首席利润官霍德源,首席风险官林琳,种薯研发中心总经理马力及农业发展部相关人员参加签约仪式。(赵越 王丽华)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