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促进共同富裕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2-11-14 16:37:20 来源:中国报道

文/许庆琦 采访整理 /袁亚楠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一脉相承,其前提是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优势,中国的GDP为美国的77%,占世界经济的18.5%。而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8%。因此,中国经济体量虽大,但仍然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减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中国已经于2020年消除了绝对贫困,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不是为少数人谋财富,因此共同富裕是中国在成功减贫,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合理政策延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应有之义。

对高收入的调节,中国政府需拿捏好尺度。因为不同城市和区域的生活成本不同,高收入的定义不能“一刀切”。况且,对物质更高的追求欲望是提高人们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从宏观角度看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将更有利于调节过高收入,更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

振兴农村、加速城市化、取消户口制、提供均等的教育与培训机会、优惠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大学入学资格、普及现代科技和电子商贸、通过网络为偏远地区提供优质的教育与医疗服务等行政措施,皆有助减少贫富差距与社会不公。

中国的现代化和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有本质上的不同。西方国家是通过掠夺殖民地的资源来支撑工业化达到现代化,而中国则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是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吸引外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实现现代化。

中国有效有为的政府,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引导以及所需的政策支持,加上改革开放早期的人口红利,熟练且训练有素的劳动力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建成了一个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复制的完整、高效的制造业生态系统,在全球的供应链中举足轻重。

过去10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也是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不管是供应还是消费需求,各国与中国越来越密不可分。中国支持多边主义,强调通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平台进行开放、包容、共赢的合作,为经济全球化作出了贡献。

(《中国报道》2022年11月刊)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