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资讯

山东(潍坊)海洋科技大学园: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打造园区文化软实力

发布时间:2022-11-16 14:58:29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园区文化软实力,山东(潍坊)海洋科技大学园管理办公室积极推进园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使大学校园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与文化熏陶中,凝聚人心、弘扬正气,为园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舆论保证和良好精神文化条件。

根植红色沃土,用活红色资源。山东(潍坊)海洋科技大学园管理办公室积极落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省部共建协议,多措并举,统筹协调,以贴心服务和优惠政策助力入驻院校院所创新发展,园区内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荣登首批山东省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名单。

党建“一体化”引领,通过点燃“红色引擎”激发文化自信。

园区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注重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引领各项建设和全面发展,通过加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红色文化的学习,加强思想武装;通过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加强对传承红色文化的组织领导;通过加强支部建设,建强推动红色文化传承的坚强堡垒。

坚持党对红色文化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红色文化传承领导工作小组,充分发挥党委组织领导作用和各级党组织在传承红色文化中的主体作用,把加强和创新红色文化教育作为德育和思政教育的基础工程和重点工作,纳入党建工作任务清单、部门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在党的建设、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主题实践活动、文化建设、品牌建设等方面,全面加强红色文化建设。

组织召开专题党委会、党政联席会、院长办公会研究部署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各环节、全过程。充分利用山东省红色资源优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四史”教育,大力弘扬沂蒙精神,通过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传统,提高思想觉悟,推动工作开展,保持薪火相传,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教学“全过程”浸润,通过创建“红色课堂”巩固文化阵地。

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从“三教”改革入手,把“红色”教育纳入课程总规划,纳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红色沃土沂蒙山、公仆风采照沂蒙、坚定信念跟党走、无私奉献为强国等专题教学,在系列课程中,净化思想灵魂,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让“红色”浸润课堂主阵地,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小课堂”紧扣大时代,点面结合、联系实际、因势利导,构建红色文化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相统一的育人机制。

让 “红色”渗透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党性教育培训,组织学生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组织师生到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王尽美革命纪念馆、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等参见学习,在沉浸式、互动式学习体验中,武装自身的头脑、汲取信仰的力量,使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搭建“四平台”载体,通过建设“红色校园”致力文化育人。

创新红色文化活动育人形式,创设红色文化活动育人载体,搭建红色活动、红色文化、红色宣传、红色网络育人“四平台”,全面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红色文化育人的强劲合力。

多形式开展教育实践,打造红色活动育人平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打造红色文化育人平台;将教育融入各场景,打造红色宣传育人平台;强化传播手段创新,打造红色网络育人平台。运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红色文化共享,增强红色文化传播力和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开展“多形式”实践,通过打造“红色品牌”彰显文化特色。

多元协同推进红色文化实践,让红色基因融入学生的精神血脉、所思所行,打造红色文化教育特色品牌。

红色军士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实施铸魂、精技、严纪、强体四大育人工程,军士人才靶向目标培养,为部队输送人才;打造“沂蒙精神教育示范基地”品牌,推动以沂蒙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在校园内和师生中落地生根;打造“八红”传承工程教育实践活动品牌,打牢青年学生的思想根基,铸牢奉献担当的意识;打造“红色思政成才”系列品牌活动,拓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形式,服务社会。

(供稿: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通讯员:张骞)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