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下称“G20峰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宣言》,围绕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应对全球挑战,为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奠定基础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各领域合作与全球经济复苏成为二十国关切的重心。
当地时间11月16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继续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言。 新华社发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共赢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呼吁二十国集团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体现大国担当、发挥表率作用,为各国谋发展,为人类谋福祉,为世界谋进步,各国应携手努力,开辟合作共赢的新境界。新加坡《联合早报》发文指出,中国呼吁各国营造开放、非歧视的经济发展环境,反对构筑“小院高墙”,反对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
世界经济复苏既是与会各国领导人商谈的重点,也是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各国媒体最关注的议题。柬埔寨《高棉时报》发文称,期望峰会为世界经济复苏凝聚全球共识并提振信心,报道引述专家和商业领袖的观点,认为中国在本次峰会中扮演了积极角色,相信中国将为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平衡且使各方受益的世界经济贡献智慧。同时,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力,气候变化是各国关心的共同话题,二十国集团有望在这两个关键问题上取得进展。
菲律宾《马尼拉公报》则发表题为《共绘复苏之路》的评论文章,认为东盟峰会、G20峰会以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称亚洲11月的“三件大事”,“合作”与“复苏”是三大会议的共同主题。世界各国应当以重新开放边境、开放经济活动来推动复苏,借助数字技术提升互联互通,应对疫情、气候变化以及俄乌冲突等重大挑战。
文章还呼吁东南亚国家通过签订协议,实现金融系统的互通,例如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国的银行实现二维码支付系统互通,有助于直接进行本地货币结算。
11月14日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是媒体关注的另一焦点。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回顾了中美两国从接触、建交至今的风风雨雨,这也是美国总统拜登2021年1月上任以来两国元首首次举行线下会晤,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中美相向而行、处理好彼此关系,两国有共同的责任管控分歧、防止竞争演变成冲突,并寻求更好的合作方式。
《亚洲新闻台》则用“富有成果”来形容本次会晤。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关注了中美元首会晤的诸多细节以及后续发展,认为此次会晤发出和平理性的声音。菲律宾《问询者报》认为尽管中美仍存在诸多分歧,但可以将中美元首会晤视为全球经济复苏的积极信号。
当地时间11月16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厘岛同印尼总统佐科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印尼《雅加达邮报》则发表评论文章,认为此次会晤有助于缓解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奉行不结盟原则的印尼能够在中美之间发挥协调作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新冠疫情及全球大流行病仍是诸多国家关注的话题。菲律宾《问询者报》和《马尼拉公报》、文莱《婆罗洲公报》等媒体关注到二十国集团卫生和财政部长启动了一项14亿美元的基金,以支持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应对下一次全球流行病,但与预计需要的310亿美元相比“仍然不够”,各国必须确保应对流行疾病的韧性,阻止其夺走更多生命并摧毁全球经济。
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分歧与矛盾,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主题。除了报道G20峰会成果、大会为全球经济与环境做出的规划、中美关系等话题外,不少东南亚媒体更关注中国为全球经济复苏、气候变化、新冠疫情应对等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诚如习近平主席在发言中所说,二十国应当起到表率作用,开辟合作共赢的新境界。
(本刊特约记者:贾雯雯)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