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北大荒集团齐齐哈尔分公司的各农(牧)场,深入基层管理区的农田地块,随处可见推土机、农用车、挖掘机往来穿梭作业,这里的种植户正在基层农技管理人员指导下利用秋后冬初“空闲期”,加快推进水田格田化改造和旱田起大垄作业,棚区床土已经准备到位,可谓“春活冬做”干的火热。
近年来,齐齐哈尔分公司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推进一项项实用举措,让职工真正得到了实惠。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推进规模经营发展,构建农业产业发展新高地,不断拓宽职工增收渠道,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绘就出一幅沃野良田年年丰的美丽画卷。
优化种植业结构 实现农业高产又高效
种什么品种、什么作物赚钱一直是农场管理者和种植户关心关注的话题,过去只追求丰产不注重优质,即便是丰收了也看不到实实在在的效益。
“怎么在原有资源基础上,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在2022年查哈阳农场职代会上针对农业增收议题代表们讨论热烈,大家认为:“除了结合地域、气侯、土壤等条件,更要了解国际形势以及国家的政策方向、集团的战略定位,最终来确保什么品种更适合。”
近年来,以打造北大荒西部靓丽名片为目标的查哈阳农场,紧紧依托集团战略为引领,积极优化种植结构,坚持“农艺农机农人结合、良种良法良田配套”,做到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标准化,通过实施“稳稻扩豆”工程,切实让种植户赚的盆满钵满。
农场农业发展部总经理张龙海说起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定位时告诉我们:“起初个别种植户针对大豆种植还是抵触的,认为大豆一直处于低迷,产量和价格不会太高,为此,农场组成农业小组开展走访调研,宣传讲解国家这方面的有关政策,做效益分析和综合对比,逐步打消他们的疑虑, 这才使得这项工作得到推进,现在看事实收成说明了一切。”
今年,查哈阳农场以扩大面积、提高单产、提升品质为目标,种植大豆15.25万亩,在进一步调整旱田种植结构的同时,调优品种结构,科学调配早熟、中熟、晚熟三类品种的种植比例,以上年度筛选的8个高产品种为主,依托良技良种和配套管理,走出了一条“老土地”产出“新效益”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秋收期间,选定去年同一块地,在金星管理区10-1-2号地,经农业人员测产,大豆实收亩产达到了538.93斤,创下了查哈阳大豆实收亩产新高,也刷新了去年实收亩产521.3斤的记录。
种好粮、出优品,良种是关键。作为垦区西部耕地相对较少的泰来农场,通过跳出“因资源少就没有发展”的陈旧思维,结合自身实际找到地理、气侯、水域的天然优势资源,精准定位发展全域有机稻米产业,力争走高端、上品牌、创高效,全力带领职工增收致富。
在秋收刚开启时就看到了成效,有人带头试种的80亩稻花香水稻已经被订单客户全部高价收购。种植户杨文仲乐呵呵说道:“以前我种植圆粒水稻,虽然产量高,但是卖不上价,今年调优水稻种植品种,种的14片叶稻花香品种,订单回收价格5元/公斤,市场效益要远超普通的圆粒水稻,每亩比以前种植圆粒水稻增收200元,仅这块地就多收入近两万元。”
泰来农场按照集团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五常、肇源、泰来稻米产业“金三角”的区位优势,以打造稻米产业“米中茅台”为目标,围绕肥沃弱碱黑土地、嫩江水灌溉和第一积温带优势,积极引导职工进行优质水稻种植,同时还结合省部共建基地为平台依托,与省农业科研院所、北大荒米业等龙头企业合作对接,形成龙头带基地产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由“种的好”向“卖的更好”转变,在“双11”线上线下销售火爆,“两棵古榆”品牌大米远销广东、天津、山东,还成功进入国际市场,日下单1000余份,销量均在2000公斤以上,随着关注量的增长,销量也在不断增加。
夯实大农业基础 推进农业标准化提升
好产量和好质量离不开好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田间技术管理。两年来,齐齐哈尔分公司完成水田格田改造累计12万亩,开展土地平整、灌排沟渠、田间道路等配套建设,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
“别小看这个工程,今年粮食增产足足有一层。”说起改造的作用和好处,大山种羊场的种植户郭建伟一边指挥着机车,一边讲述着明年自个的生产打算。能让郭建伟持续加大投入,坚定科学种田信心的是通过推进格田改造给他带来的良好收益。当然不只有格田,还有优化种植结构、推进大棚综合利用,以及国家和当地的一系列惠农措施、农技应用管理,这才是真正让农户改变过去固有耕种模式和思维观念更新的最佳“答案”。2022年,大山种羊场通过引导农户提高标准化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做足了增产增收的大文章,破解了多年来农业一直稳定在中高水平而“身处高峰不登顶”的困局。
大山种羊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项目区耕地、道路及配电设施得到优化,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提升粮食产量、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效率,着力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再上新台阶。
像这样的事例在各农(牧)场还有许多,今年,绿色草原牧场的大豆和玉米地块,在沿用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和田间管理的基础上,运用了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精确掌控大豆水、肥需求量,让作物在最佳土壤含水量和肥量的条件下生长,为农业的提质增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比没有应用新技术的地块亩增产15%以上。
据了解,2022年齐齐哈尔分公司共建设高标准农田3.7万亩,涉及查哈阳、繁荣、富裕、大山、绿色草原等5个农(牧)场,总投资4834万元,目前整体项目已完成75%。
建成后将大幅度提升粮食综合生产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同时,今年分公司在人才政策落实上,围绕“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16人到九三和建三江分公司进行挂职,从大学院校招聘农学专业人才9人安排到基层农业岗位,切实提升本地农技管理水平,促进农业提质、职工增收。
推进社会化服务 示范引领作用突显
“我种了10多年地了,从来没见过翻地翻30多公分的,难怪人家今年种的黄豆一亩地能打400多斤,我种的黄豆一亩地一直在300斤左右,不服不行啊,来年我也打算加入他们托管,跟他们一起干。”拜泉县大众乡利国村的村民张华站在齐齐哈尔区域农服中心全程托管的地块说道。
今年,齐齐哈尔分公司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对接,双方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不断扩大社会化服务面积,在齐齐哈尔市九县一区全力建设好高标准核心样板田、大垄连片示范区、村级大垄示范田垦地合作“三块地”。落实高标准核心样板田9处、大垄连片示范区388处、1092个村建设百亩村级大垄示范田,通过典型示范引领,辐射带动280万亩农田实现高产高效目标。
“我们发挥垦区组织优势、规模优势和全产业链优势,围绕农业投入品供应、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农作物种、管、防、收等环节,为齐齐哈尔市周边区域319万亩耕地提供了单环节农业服务托管”。分公司农业发展部副部长吴立东介介说:“围绕“124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单是省内,我们按照集团统一部署,从查哈阳、克山、繁荣、富裕、依安5个农(牧)场选派出多名基层一线干部到京和陕甘宁地区开展“伴飞行动”,示范面积达6000亩,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把北大荒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复制到当地,带动当地农业生产共同发展。”
齐齐哈尔分公司还组建多家农机服务公司,在提升农牧场农业标准质量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跨区作业,服务农户同时增加企业收入。
“多亏了富裕牧场的大型收获机车帮助我们收获大豆,不仅收得快,机车性能好还不跑粮,我们真是太省心了。”富裕县小泉子村种植户李春江高兴地说。自富裕牧场成立跨区作业服务队以来,他们巧打时间差,在完成本场作业后,积极开展跨区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2022年实现跨区作业收入100余万元。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今年,齐齐哈尔分公司通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合作,以集中连片统一种植,推进农业种植生产形成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管理,增加土地收益,确保稳定粮食产量,从而直接性地解决生产效率低、效益不高、粗放经营等问题,强化对周边乡村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全力将乡村农田的“毛坯房”,打造成为展现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的“样板间”。(王志超 王宏颖 赵冬梅)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