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探寻黑龙江普阳农场水稻高产创建密码之创新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2-11-22 15:38:58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复盘2022,普阳水稻高产创建密码

2022年,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有限公司公司以巩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为主线,设立高产创建示范区8个,25块示范田面积5000亩,亩产量平均在740公斤以上,实现了亩增产100公斤的目标。

创新栽培技术,种植户种粮有效益心

作为水稻专业场的普阳农场有限公司,2022年创建水稻高产攻关示范区,推广“早育、稀播、密植”高产栽培模式,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推进水稻标准化生产体系,实现高产目标。

“我家的粮食今年全部卖掉了,相比往年,我多卖出了2万多元,全家人都特别开心,感谢农场有限公司一年来为我们付出的辛苦,未来我还要在农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创新栽培技术,争取明年继续增加效益。”第一管理区种植户姜士范对笔者说。

普阳农场有限公司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腹地的绥滨县境内,地处松花江下游,绥滨、萝北两县交界的蒲鸭河地区,北距黑龙江35公里与军川接壤,南临松花江,东与绥滨县为邻,西靠嘟噜河与梧桐河农场接壤。普阳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40公里,土地面积415平方公里,辖内设8个管理区,共27个作业站(区)。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集约化经营生产,全场地势平坦,绝大部分耕地为平地,适合大面积机械化生产经营。

“国家要粮食,农民要效益”,如何破解这一难题?2022年,普阳农场有限公司大力开展水稻高产攻关技术,通过推广“早育、稀播、密植”高产栽培模式,保障种植户利益,提高粮食品质,真正实现粮食增产和种植户增效之间的“双赢”。早育、稀播、密植技术,是在做到水稻适时早播的基础上,将以往每穴插秧6至7株增加到10至12株,并相应扩大水稻种植间距,待水稻分蘖后,增加水稻植株一代穗、二代穗占比率,使比较弱小的三代穗减少,由此增加有效穗数,提高水稻千粒重。不仅如此,在水稻田间管理上,改变以往种植户粗犷施用叶面肥的模式,以叶龄诊断技术为依托,结合水稻生育和长势,利用植保无人机分多次进行精准施肥,进而提升肥料利用率和植株吸收率,为水稻的增产夯实管理基础。借助新技术的应用和种植标准的提升,不仅让像姜士范一样的种植户尝到了增产增收的甜头,还为“中国饭碗”装入了更多的优质“中国粮食”。

“2022年,普阳农场有限公司8个高产创建示范区,亩产量平均在740公斤以上,最高的达到800公斤,实现了亩增产100公斤的目标,明年我们计划继续扩大示范区面积,以高产创建攻关模式辐射公司46.8万亩水稻实现平衡增产”。普阳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总经理李海龙说。

产量的增加带动效益的提升。为让水稻增产增收新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复制应用,普阳农场有限公司抢抓土壤尚未封冻前的有利时机,对水稻育秧大棚基地进行扩建,由于采用早育、稀播、密植技术,增加了每穴水稻插秧株数,由此也需要更多的优质壮硕水稻秧苗作为保障。

“好苗八成粮”,今年4月,第二管理区引进大棚自动远程控制通风机,为育秧大棚安装上了“智慧大脑”,实现大棚温湿度控制自动化。“种植户增加效益,离不开栽培技术的不断提升,离不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提高,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好成绩单的背后是农场有限公司围绕‘1213’高质量发展工程体系和‘32366’任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型农业,大力引进新技术、新机械的具体答卷。”普阳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志峰说。

今秋,普阳农场有限公司改扩建超级育秧大棚800多栋,这些大棚照以往标准棚可多育出满足36000亩耕地所需的秧苗,为下一年水稻早育、稀播做好充足准备。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普阳农场有限公司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精神振奋、备受鼓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紧密结合,用心消化、用力转化,以更昂扬的斗志、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秋备土、秋摆盘、格田规模化改造和育秧大棚扩建等明春生产准备工作中,用火一样的热情将会议精神落实到农业生产一线。

“我家一共是9个棚,今年又扩建了1栋大棚,利用还没彻底封冻的时间抓紧安装,明年我们也将立足公司的农业发展需求和科技的创新成果,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农业生产,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我们种好地的强大动力,让作物产出更多优质的粮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家中承包450亩水稻的第三管理区种植户李本奎,积极响应农场有限公司高产创建的号召,对自家育秧大棚进行扩建,希望通过早育、稀播、密植高产栽培模式,使明年的水稻产量实现新突破,为他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普阳农场有限公司按照报告精神,围绕北大荒集团党委书记王守聪提出的“建立粮食安全战略核心区,确保粮食产能达到500亿斤以上”的战略目标,以北大荒集团“32366”任务体系建设为指导,紧扣宝泉岭分公司农业“246”工作任务,以提升粮食综合产能为主线,扎实开展了粮食产能提升工程(水稻)。2022年,全场45.86万亩水稻实现总产5.96亿斤,较上年增产4.1%;平均亩产1298.8斤,较上年增产4.2%。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做则必成”。普阳农场有限公司将在生产全环节运用水稻高产新技术,并分阶段分批次推进该体系“全覆盖”,全面引领全场46万亩水稻实现平均单产提升200斤、亩效益增加200元的目标。该技术在垦区推广后,至少可增加总产50亿斤,为北大荒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作出普阳贡献。(李道民)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