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高岸明:促进中新文化产业合作 携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发布时间:2022-11-29 16:19:31 来源:中国报道

为深入推进国家“走出去”战略,助力北京和新加坡两地文化企业进一步加强了解、密切联系,积极把握双方合作新机遇,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11月28日,由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北京服务贸易协会联合主办的北京—新加坡文化经贸合作交流会在北京和新加坡连线举行。会上,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作了题为《中新文化经贸合作的成功实践与未来展望》的致辞。以下为致辞全文:

中新文化经贸合作的成功实践与未来展望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 高岸明

很高兴能与各位新老朋友以线上互联的方式,围绕“中新文化经贸合作的成功实践与未来展望”这一话题展开交流,与大家一道为促进两国文化产业合作建言献策。

刚刚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时指出: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中新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不仅助力两国抗疫和经济复苏,而且为地区稳定和繁荣注入了正能量。李显龙表示,新中双边合作势头强劲。新方期待进一步深化拓展新中关系,愿同中方继续推动两国合作项目提质升级。两国领导人的共识为我们深化中新交流合作,携手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中国外文局作为综合性国际传播机构,通过多层级、多形式的国际人文交流活动,务实有效地推动了中国与各国的友谊与合作。今年9月,我局国际传播科技文化园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语言服务)正式揭牌运营。中国外文局作为对外文化贸易工作机制的成员单位,既有参与管理的职责,也是重要的支持和落办单位,承担着指导和推动对外文化贸易的双重责任。我局聚焦“语言服务”,开展国际传播,推动文化科技产业融合,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与“联通世界 感知北京”系列活动的主旨高度契合。

不久前,我局亚太传播中心与北京市文化资产管理中心成功举办了“联通世界 感知北京”北京—东京文化产业交流对接活动,受到与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本次活动站在中新关系、“亚太世纪”的历史新起点上,立足北京、新加坡两座城市,推进双方文化产业交流合作,这对于助推两国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发展,携手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此机会,我提出三点建议,与大家共勉:

一是把文化产业资源充分汇聚到北京—新加坡交流对接平台。本次活动为中新两国文化企业搭建起一个交流、推介、对接、合作的平台,资源优质、类型多元。希望在场和在线的文化界、产业界、企业界伙伴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形成长效机制,把握宝贵资源,实现有效对接,为两地文化产业和贸易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二是让文化产业合作成为两国“高质量”合作的鲜明标识。目前,中新两国正在大力推进苏州、天津、重庆3个政府间项目和广州知识城国家级项目的提质升级,加速落实陆海新通道这一中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进一步深化推动数字化、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项目,双边合作势头正劲。我们倡议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聚焦文化产业,畅通人员往来,丰富文化产品贸易品类,提高文化贸易水平,树立两国“高质量”合作新高地。

三是以文化产业助推两国携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根据今年10月最新出炉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新加坡已经成为亚洲第一金融中心。而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的中国,与亚太地区的经济依存度、融合度也在日益加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太,亚太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和新加坡作为亚太地区重要国家,实应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共担时代责任使命,深化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领域合作,为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为亚太稳定繁荣作出更多贡献。

增进合作、深化交流、加深互信、合作共赢,这不仅是落实中新两国领导人会晤共识的重要路径,也是两国人民、亚太人民的共同期待。中国外文局愿一如既往地同中新各方一道,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亚太传播中心为载体,深入推进中新两国以及亚太地区企业合作,加强文化产业对接,携手同心、行而不辍,不断为增进两国人民福祉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