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助力新课标落地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小店区教育局对全体语文教师于 12月14日进行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推进小语课程教学改革”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创新策略”线上培训和研讨活动。
12月14日上午,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了崔云宏老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推进小语课程教学改革”为主题的培训。
崔老师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坚持核心素养导向; 二、推进小语课程教学改革。
首先,崔老师带领大家了解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基本精神,明确其基本原则是:全面发展,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加强课程整合,注重关联;转变育人方式,突出实践。崔老师还介绍了《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五方面的变化,即: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结构内容,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增强了学段衔接。
接着,崔老师带着我们学习了:坚持核心素养导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要聚焦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价值观等概括性强,迁移价值高,发展性好的核心目标,不应只是一般学科知识。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是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不应是抽象的学习。积累与建构核心素养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更不应是其他人。讲解的过程中,崔老师结合具体的课例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然后,崔老师带着我们学习了:推进小语课程教学改革。老师们先要把握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质。学习任务群是用任务驱动指向实践的,任务就是学习目标、内容,就是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内容到任务的转变,体现了从知识到文本向语文实践的重大变革。语文学习任务群追求课程内容,学生生活、语文实践之间的融通;改变知识点、能力点的线性排列,逐点解析和逐项训练;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拓宽语文实践领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引导语文教学由繁琐的分析,被动的接受转向自主学习、引导发现、加强实践、提高素养。这部分的讲解中,崔老师同样结合具体的课例,引导老师们学会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
最后,崔老师就现场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老师们收获满满。
12月14日下午,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了何政权老师以《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创新策略》为主题的培训。
何老师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五个融合、教学应用和实施策略。其中,信息技术与学科五个融合指的是:思想融合、情感融合、过程融合、工具融合和方法融合。特别提到了教师一定要注重备课质量,教师要钻研课标、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和注重信息技术应用。他强调:教法千万条,设计第一条;方法不合理,学生愁不消。何老师详细地为老师们介绍了交互式白板一体机的各项功能。同时,结合具体的课例教给老师们如何做课件更加有效实用。在教学应用方面,重点介绍了教学评价。其中评价的六种状态包括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和管理状态。何老师还为老师们介绍了各种教学资源,比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等等。最后,何老师讲到老师们一定要注重校本研究,鼓励学科教师申报研究,比如:关注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评价和科研方面的应用;侧重于微观范畴,特别是教师基于课堂遭遇的各种问题;设立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应用的专项课题等等。一个下午的学习,老师们真是受益匪浅。
老师们认真聆听,仔细记录,用心感悟。在此次活动中汲取知识,领会新理念。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本次学习,我们对新课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有了更充分的理解。我们将循着新课标这座灯塔,乘着信息技术的东风,让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
(供稿:太航学校)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