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知识型农民大军,更好地发挥技能人才在大同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庆市大同区人社局与宏光职业培训学校合作,打出一套铿锵有力的技能提升“组合拳”,久久为功,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和毅力,坚决打赢技能促进乡村振兴战。
大同区人社局通过聘请专业技术讲师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班5期、237人次,其中,脱贫户(含监测帮扶对象)16人。培训内容涵盖养殖实用技术、设施蔬菜栽培及育种、葡萄高产栽培、奶山羊饲养管理、药用植物栽培等比较贴近农村劳动力,适合在家种养殖或者外出务工的工种。通过培训,让无技能的农民掌握一技之长,让有一定技能的农民技能水平得到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一技在手,就业不愁,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创新实施“菜单式”培训教育
大同区宏光职业培训学校深入乡镇、村屯,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农村劳动力的自身能力水平和培训需求,在培训内容上,一方面为农民“量身定做”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广大农民群众的就业技能培训。倡导培训对象提前“点菜”,突出学员培训需求,让技能培训接地气、冒热气。另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农村劳动力群体提供切实符合市场动态的培训内容。课程设计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帮助就业群体更好的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促进就业。
培训对象向重点人员倾斜
在每次学员招收时倾向于脱贫户和监测帮扶对象,这部分人员缺少相关技能,通过培训不仅让大家掌握更多的科学养殖知识,促进就业。同时在培训期间给予25元/天的生活费补贴,也为大家提供了学习期内的生活保障。
深入村屯开展培训
为方便农村劳动力参与培训,理论培训地点设在村委会由专业老师集中讲解科学的种养殖知识。实践培训地点则设在种养殖大户及基地由一些种养殖大户及专家讲授,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献身说法。
组织学员学习家禽饲养相关理论知识
组织学员到田间现场教学实践
接受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除部分选择外出务工外,其余主要在本地从事瓜菜种植、养鸡、养猪等工作,就业率预计达到100%,实现自给自足,技术致富。同时,当地村镇也对大同区宏光职业培训学校的送知识技术下乡的培训活动表示非常认可并给予大力的支持。
大同区人社局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打造“培训+就业”为一体的新模式,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增收一户”。同时把励志教育内容纳入培训,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激励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提升技能就业致富。技能培训和高质量就业攥指为拳,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大同区乡村振兴局 董伟 )
大同区林源镇常家围子村给培训学校赠送锦旗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