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执行 | 《中国报道》编辑部
4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如今,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开放已经走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这是一个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无论是推动事业发展,还是应对风险挑战,出路在改革开放,希望在改革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中国报道》2023年12月刊)#p#副标题#e#
第19届“北京—东京论坛”举办
寻求中日关系改善之道
45年前,中日两国老一辈领导人运用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法律形式为中日两个邻国确立了和平共处、世代友好的大方向,成为两国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条约规定的一系列核心内容,至今仍是处理中日关系必须恪守的遵循。
45年来,在包括和平友好条约在内的中日四个政治文件指引下,两国关系尽管历经波折,但依然砥砺前行,给两国人民带来重要福祉,为地区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日两国关系再次站在关键路口。在迎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生效45周年纪念日之际,10月19日至20日,第19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为思考条约精神对于当今中日关系的现实意义,推动两国深化互信与合作,共担亚洲及世界和平与发展责任展开坦诚交流和深入讨论。
(《中国报道》2023年11月刊)#p#副标题#e#
策划、执行 | 《中国报道》编辑部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10年来,中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一批重大合作项目的建成和实施,铺就了一条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
(《中国报道》2023年10月刊)#p#副标题#e#
策划、执行 | 《中国报道》编辑部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大肆渲染“中国陷入危机”“中国经济崩溃”等论调,“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不绝于耳。虽然“唱衰中国”是陈词滥调,但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恢复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信心尤为重要,我们一方面要揭露“唱衰”论调的虚假本质,另一方面要切实看清当前的困难所在。
中国经济现状到底怎么样?《中国报道》本期封面专题聚焦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新的困难挑战,多角度展现中国经济现状,剖析如何看清当前的“形”和长远的“势”。
(《中国报道》2023年9月刊)#p#副标题#e#
策划、执行 | 《中国报道》编辑部
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7月28日晚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大运会开幕。中国秉持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克服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认真兑现庄严承诺,确保成都大运会顺利举办,为国际青年体育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青春的盛会、团结的盛会、友谊的盛会。共享大运盛会,共谱青春华章。世界各地的青年汇聚在成都大运会赛场,青春之光在中国西部大地闪耀。成都也成为继北京、深圳之后,中国大陆第三个“夏季大运之城”。
(《中国报道》2023年8月刊)#p#副标题#e#
策划、执行 | 《中国报道》编辑部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辽河流域地处东北亚地区与中原的交通枢纽位置,自古以来,农耕文化、渔猎文化与游牧文化在此交汇,多民族在此繁衍生息。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红山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文明的曙光。红山文化晚期的牛河梁遗址,是一个具有都邑规格的“圣都”,将中华文明源头追溯到 5000多年前。红山文化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直根系”,敬天崇祖、崇龙尚玉等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元素均源自红山文化。
从 2019 年起,《中国报道》紧扣“中华文明溯源”主线,陆续推出系列专题报道,努力从媒体视角解读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和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主题。本期“追溯红山”封面专题,也是这一系列报道的延续。
(《中国报道》2023年7月刊)#p#副标题#e#
策划、执行 | 《中国报道》编辑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
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必须着力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中国报道》2023年6月刊)#p#副标题#e#
策划、执行 | 《中国报道》编辑部
民营企业是创造就业、创新发展、贡献税收的重要源泉,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世界经济结构正在深度调整,逆全球化趋势正在上扬,加之三年疫情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同时,民营企业还面临税费负担过重、融资难融资贵、创新压力大、政商关系不顺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把一些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容为“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
民营经济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推进创新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当前的紧迫任务。
(《中国报道》2023年5月刊)#p#副标题#e#
策划、执行 | 《中国报道》编辑部
今年是“汪辜会谈”30周年。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这是海峡两岸授权的民间机构最高负责人实现首次会晤。“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新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信心坚定、步履坚实。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台湾同胞定然不会缺席。但当前,“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造成台海形势紧张动荡,严重危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台湾同胞切身利益。
新征程上,我们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和党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扎实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
(《中国报道》2023年4月刊)#p#副标题#e#
文 | 《中国报道》记者 徐豪 邱慧 陈珂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
时间的镜头转移到2020年10月,正在广东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在孙中山《建国方略》相关规划图前,习近平总书记驻足凝视。
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苦苦思索如何“振兴中华”,在《建国方略》中绘就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建设160万公里公路、约16万公里铁路、3个世界级大海港、三峡大坝……如今,高铁飞驰领先世界,公路纵横遍布城乡,世界大港十之有七,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已远远超出孙中山当初的设想。
“只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地说。
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如何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宏大的历史视角、深邃的哲学思维,牢牢把握大国战略主动,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2月7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中国报道》2023年3月刊)#p#副标题#e#
策划、执行 | 《中国报道》编辑部
回家过年总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最朴素的期待。今年春节,很多3年没回家过年的人过了一个团圆年。有土地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过春节,春节是把中华民族凝聚到一起、绵延不绝的精神源泉。
天南地北、城市乡村,在久违的年味儿里,我们欢欢喜喜过大年。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和鲜明标识,春节文化不仅为各国人民观察和感知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口,也搭建起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交往的桥梁。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中国春节的一个重要密码,我们在万象更新中积蓄奋力向前的力量和信心。
(《中国报道》2023年2月刊)#p#副标题#e#
策划、执行|《中国报道》编辑部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全面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
这是党的二十大后中央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会议要求,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 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中国报道》2023年1月刊)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