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开学之际,黑龙江省红兴隆人民法院卫星人民法庭通过当事人不见面的“背对背”调解方式成功化解一起未成年人群体纠纷,最大程度减少当事人诉累,让当事人充分感受“指尖”解纷的便利,也让孩子们安心走进校园,开始新一学期的学习和生活。
2022年春,虎林市某农场多名学生因在校期间产生矛盾,放学后纠集到一起发生了肢体冲突。八名学生致邢某“脑震荡、鼻骨骨折、头部软组织损伤”等,后邢某被送医治疗。公安机关对八名学生作出了行政处罚,其中五名学生分别受到拘留、罚款行政处罚,三名学生因不到行政处罚年龄而未受处罚。近一年过去,邢某家长与八名被告家长因赔偿问题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邢某父母到卫星法庭提起诉讼,要求八名被告赔偿医疗费、误工费、补课费、精神抚慰金等各项损失近2.5万元。
收到案件起诉材料后,承办法官在充分研究案情和各方过错后,制定了调解方案。干警们经多方联系,迅速通知到每一个孩子的监护人,同时传达了调解意愿与调解方案,认真征询每一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组建了“调解群”,以方便释法解疑,拉近距离,确保各方能无障碍沟通与对话。
孩子们即将迎来新一学期,且家长们已经开始春季农忙。2023年2月27日,法庭通过电话和微信方式对多名当事人逐一展开调解,采用“背对背”的“不见面”方式努力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扎实有效的前期动员,原告邢某对诉讼请求及时进行了调整与让步,八名被告家长均同意按各自应承担的份额进行赔偿,双方达成了一致调解协议。法庭继续跟进,八名被告家长通过微信转账方式各自支付了赔偿款,在立案当日圆满化解矛盾纠纷。(邢曦白)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