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国虓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中国经济观测研究所所长朴汉振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进程。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中国经济观测研究所所长朴汉振在接受韩文《中国》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两会是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首次全国两会,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全球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热情高涨,期待通过今年两会了解中国如何继续规划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能为全球经济发展释放哪些积极信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中国经受了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回顾中国在过去五年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朴汉振所长指出过去五年中国在极不寻常的内外部环境下取得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五年年均增长5.2%的经济发展成就十分不易。中国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内外严峻挑战,与中国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内需潜力持续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以及Z世代消费焕发活力密切相关。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因时制宜调整防疫措施,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正加快恢复。朴汉振所长认为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是基于中国国情和科学论证的合理目标,是根据国内外极其复杂的环境所设置的。而针对5%这一数值,朴汉振所长表示此数值与此前中国地方两会各地公布的2023年经济增速目标基本一致,并且是宏观调控下可实现的经济发展预期值。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中国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高水平开放更有力促改革促发展。对于中国在过去五年打造的对外开放格局,朴汉振所长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一直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现如今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为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以自身的发展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并且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和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举措,更是中国坚定不移坚持多边合作的最好证明。
中韩两国是近邻。在谈到中韩两国合作时,朴汉振所长表示中韩两国自建交以来在政治、经贸以及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2023年对于中韩两国合作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他认为中韩两国应在服务业以及尖端技术领域加强合作,努力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典范。另外,他还指出2023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生效一周年,中韩两国应加强两国企业对中韩FTA(自由贸易协定)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了解与运用,有效加深亚洲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连接,为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