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王茂虎委员:整合资源,多措并举,释放民心相通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3-03-09 18:06:20 来源:人民中国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尤其重视发展“民心相通”。本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京召开之际,我们就如何从民心相通着手,做好国际传播、夯实“一带一路”的民意基础,专访了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对外友好界别委员、中国外文局阿拉伯语首席翻译王茂虎。

图片

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王茂虎于人民大会堂前

整合资源,加强民心相通交流合作机制建设

“民心相通”是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支撑保障,也是增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理解互信的契机抓手。王茂虎委员表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关系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经贸产业等合作卓有成效。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当前,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冷战思维沉渣泛起。面对复杂多变、波谲云诡的国际环境,王茂虎认为,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架起民心相通桥梁,是弥合利益分歧,化解文明冲突,增进国家间互信与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与必然要求。

王茂虎提出,当前首先要整合资源,加强民心相通交流合作机制建设。他建议,文化与旅游部、外交部、商务部、贸促会等部委应加强统筹协调,联合各地宣传部门等,共同调研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各领域人文交流活动现状与存在问题。王茂虎说:“我们应当结合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战略要求与沿线国家与地区实际情况,尽快提升资源整合与优化,完善交流与合作机制建设,为打造具有国家特色、地区特色、行业特色的‘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品牌夯实制度基础。”

多措并举,释放民心相通新活力

王茂虎指出,中国的智库、文化机构、外宣媒体、企业等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排头兵,也是当地民众了解中国、认知中国的主渠道。王茂虎说:“各类主体应结合行业特点与合作对象的国情社情,积极挖掘人文交流潜力,主动对外阐释中国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政策、新实践等,让各国民众深入浅出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

图片

对上述应当共建“一带一路”的排头兵,王茂虎逐一做了建议。他认为,智库应进一步拓展民间交流视野,增加与当地各行业、各领域代表机构、意见领袖合作,把脉对象国和地区民众对中国文化误读误解产生的原因,开出对症药方;文化机构应在社区、学校等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贴合当地特色的主题活动,邀请普通民众参与其中,通过他们真实体验驳斥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不负责任言行。

对于担负国家国际传播使命的外宣媒体,王茂虎做了更为细致的建议,“外宣媒体应创新叙事策略,注重‘宏大叙事’与‘微观视角’相结合、‘理论阐释’与‘具体故事’相结合、‘发展成果’与‘问题不足’相结合、传统图文与AR、VR等高科技相结合,全面解读中国政府对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最新的政策主张,用真实的故事、地道的表述、丰富的活动提升当地民众对中国的认知。”

王茂虎认为,在这方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资企业的作用也十分重要。他希望,这些中资企业应当更加主动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创新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特性的合作模式,积极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对接当地主流媒体,充分展现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与责任担当,激发当地民众对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与情感共鸣。

侨务资源可为民心相通注入强大正能量

在加强民心相通方面,王茂虎还特别重视华人华侨群体的作用。王茂虎说:“华人华侨与祖籍国有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且熟悉当地制度、文化,是推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天然桥梁与纽带。”

图片

为增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友好感情,实现民心相通,应当进一步发挥华人华侨群体优势与潜能。王茂虎建议,第一,应建立与海外当地华人华侨群体的常态联络机制,就当地社会涉华议题保持密切沟通;第二,加强与华文媒体合作,增强中国政策、中国文化在当地的传播力与影响力;第三,重视华人华侨新生代工作,积极开展有关中国经济进步、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等展现当代中国发展图景的工作坊、沙龙、展览、文艺表演等,鼓励他们来中国学习、工作、生活,增进他们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王茂虎相信,挖掘好中国在海外的侨务资源优势,将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注入蓬勃生机。

(文/王焱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