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黑龙江五常农商行:聚力特色产业 成就业态梦想

发布时间:2023-03-14 11:50:48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近年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乡村经营主体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地方特色产业也在金融资本助力下做大做强、做优做精,多项金融政策措施件件落地,金融“活水”正在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和乡村,助力特色产业发展,“扶上马、送一程”的金融服务既呵护了经营主体的发展,也让市场主体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黑龙江五常农村商业银行利用自身地缘人缘优势,牢牢抓住地方特色,大力扶持优势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乡村振兴需要城乡资源、要素的流动互通,城乡融合发展亦需要乡村振兴的支持。可喜的是,在五常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活水”的润泽下,越来越多的乡村正变成发展的沃土,让五常众多的米企和小微企业、合作社正串联起产业链供应链,也成就各种“新业态”和万千农户创业梦想。

五常是全省水稻主产区,是全国优质水稻十强县,黑龙江“五常大米”金字招牌越擦越亮,2022年品牌价值达710.28亿元,连续七年蝉联地标产品大米类全国第一。

永祥精制米有限公司经理王海丰介绍说,永祥精制米的品牌是“皇家稻场”。去年在农商行的支持下,贷款3000万元,方式是三年循环使用,收入颇丰。今年我计划再增信7000万元,在原有种植66000亩有机水稻,普通水稻种植40000亩的基础上,又流转土地30000亩,总种植总面积达到140000亩,按去年粮价计算,预计销售收入能实现45000万元。王海丰是个有独立销售思维且闲不住的人,他的销售团队就他一个人,销售渠道也很独特,大润发超市专营“皇家稻场”精制米,年固定向华润集团供应水稻15000吨,成米8000吨,全国建立40多家销售网点,辛巴、山姆连续两年创直播带货热卖记录,销售网络成熟。永祥精制米经营特点是压缩成本,没有庞大的销售团队,没有多余的工种和岗位,今年就连插秧都改为机械插秧,成本低、质量好、价格也就降下来了,这是五常很多米业可望不可及的经营秘诀。

董事长何承江在永祥精制米有限公司产业园调研

五常农商行董事长何承江表示,就我市金融投入而言,农商行投入到农业方面的资金占比为5比1,近两年,规模就增加25亿,贷款余额达到70亿元,当地吸收资金,全部用于本土发展。

农商行信贷营销团队在福都粮油贸易有限公司现场办公

面对农业企业、各类经营主体和农户“没有抵押物可否放款?对实体经济如何减费让利?放款如何一步到位?贷款周期如何符合经营和生产周期?”的“四连问”,我们认为他们发问靶向是贷款问题,指向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质效问题。对此,五常农商行通过“银政企”项目签约大会、“乡村振兴”项目对接大会、扩大合作范畴,通过“仓单质押、粮食低押、土地使用权抵押”,“企业纾困让利、免担保续贷”,“谁种地服务谁、农户守约增信、贷款按生产周期确定期限”等措施,广泛对接,使“四连问”有了答案,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质效显而易见。

现在的五常,大米产业、露地菜产业、山产品产业,文旅、医药等产业正在迅速崛起,金融“活水”润泽乡村沃土的同时,也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两会”前该行根据省联社的部署,组成5个工作组,分赴农村基层,对全市规模以上种植大户进行实地对接,摸底授信,并针对规模以上种植大户修订信贷政策和贷款管理办法,让规模种植大户充分享受党的金融政策利好,多打粮,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紧紧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在今天召开的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董事长何承江的发言掷地有声:务农之本,国之大纲,农商行需与全市经济发展同频共振,躬身入局,主动作为,主动扩大金融覆盖面,努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帮助企业和乡村经营主体快速“定位”,锚定重点领域,找准角度,创新产品,切实加大对乡村振兴项目、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努力实现企业和金融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精准融资对接,促进信贷切实投进乡村振兴领域,为产业做大做强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撑。(石彦林 高铭远)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