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黑龙江普阳农场:人勤不负春光美 科技赋能春耕忙

发布时间:2023-03-15 12:54:28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大地回春,农事渐起。立春过后,沉寂了一冬的黑土地开始热闹起来。备耕的种植户忙着扣棚、检修设备;农技人员穿梭在田间地头把良种、良法、增产增收的农业技术知识送到种植户手中……春耕备耕已在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有限公司陆续展开,到处呈现一派“人勤春来早,田间耕作忙”的生动景象。

大展鸿“兔”加油干 职工日子有奔头

“哥,去年你家水稻卖了多少钱?”天气刚回暖,笔者来到普阳农场有限公司第五管理区见到种植户赵龙,他正检修着自己的农用机械。

“去年600亩水稻能挣30多万元。”提起去年的收成,赵龙合不拢嘴。这不,从过年到现在,他一直都在为今年的农业生产做准备工作。

赵龙是农场有限公司里的种植能手,多年的水稻种植经验让他明白节本增效的重要性,特别是近年来雇工费用相对较高的情况,让他看到了智能农机的优势。从格田改造到卫星导航AB点辅助驾驶设备,从无人机到电动轨道运苗车,也让他的腰包逐年渐鼓。

“前几天帮连队的其他种植户把大棚扣完,今天赶紧把家里的农机检修一下,今年准备再购买一些新设备。”赵龙告诉笔者,他家运用现代农机,去年的收入很可观,很多种植户也有想更新农机具的想法。这两天在农场有限公司的帮助下,他打算再购买3台新型的插秧机,也帮助其他种植户选购2台。

随后,笔者又来到第三管理区国家级水稻标准化示范区,竖立在地头的“中国粮食 中国饭碗”几个大字格外显眼。大字的背后是广袤的田野,检修农机、清雪扣棚、平整苗床、粉筛床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随处可见种植户备耕的身影。

农技人员助农忙 农户吃下“定心丸”

春回大地,广袤的黑土地逐渐苏醒,伴着和煦的春风,47.2万亩耕地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备耕生产。2月7日,北大荒农垦学院一行专家来到普阳农场有限公司,就水稻高产创建的选地、育秧、种植、用肥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并针对水稻种植、土壤环境改良、科学合理防虫给出了相应的处理预案。

“去年,高产创建项目呈现出了很好的效果,今年我们要在去年高产示范田亩产700余公斤的基础上实现继续增产。有了农垦学院的保驾护航,我们更加有信心能全面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参加交流的农业技术人员说。

3月1日,在农场举办的2023年粮食产能提升工程培训班上,农业专家从水稻生长过程中的苗床、播种、通风炼苗、施肥施药、上水排水等方面为现场500余名种植户进行了讲解,种植户认真聆听,细致记录,遇到没听懂的问题,举手提问,专家详细解答。“听了技术人员的培训,我一下子有信心了,回头我还要多给其他种植户讲,争取今年水稻有个好收成。”种植户杜春燕听完培训高兴地说。

打好备耕科技牌 稳产增收添底气

春意最浓在田间。走进这个农场有限公司科技服务中心,现场一派忙碌景,技术人员正抢抓时间,对从47.2万亩耕地采集的780多份土样中的有机质、氮磷钾等进行化验分析,通过对耕地进行养分“体检”保障今年农业生产精准用肥。

“去年秋后工作结束后,我们按照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和s形布点法,对土壤进行了采集,并及时进行了除杂、晾晒、风干、粉碎。现在已经全部完成了检测任务。”忙碌中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为实现农业生产与黑土地保护的良性循环、齐头并进,真正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农场有限公司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依托,对全部耕地建立土壤养分含量档案,并录入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借助对土壤养分的常态化监测,及时掌握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科学指导种植户进行保护性耕作。

“通过多年的化验分析和对土壤养分化验的成果对比,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技术后,我们农场有限公司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了4%左右。”工作人员一边跟笔者介绍近年来的成果,一边阐述着土壤检测对种植户稳产增收的好处。北大荒“二次创业”催证的战鼓已经擂响,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普阳农场有限公司将牢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努力建设现代化农业化示范区,吹响团结奋进的号角,让优美的旋律回荡在希望的田野上。(李道民)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