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嘉荫县深入落实省、伊春市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实干转作风,引导广大党员深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供给结构,推动农林牧副渔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加快完善伊春市“1234”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中贡献嘉荫力量。
坚持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为“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夯实基础。
县农业农村局牢牢跟紧“工作落实年”活动步伐,以“更好的作风、更佳的状态、更优的成效”为导向,端稳粮食饭碗。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相关补贴政策,压紧压实县乡村党政主体责任,并召开县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稳豆增粮等重点工作任务,牵头指导各乡镇积极推进种植计划落实,通过帮助农民销售大豆余粮、积极争取轮作补贴任务面积、土地托管服务补贴优先大豆生产托管、出台嘉荫县大豆种植补贴优惠政策等方式,不断激发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稳步提高粮食产量,确保全县落实农作物播种面积121.83万亩。
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综合治理侵蚀沟29条,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加强良种繁育、农业科技示范等基地建设,计划繁育大豆优良品种2个,种植面积共0.68万亩。谋划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处,计划种植中药材、浆果果树、特色蔬菜等品种100余个。
构建“兴安嘉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独特的品牌标识、设计元素、色彩系统及视觉形象,展示嘉荫的地域物产、优良生态与资源禀赋,3月22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十届全球互联网经济大会中,“兴安嘉品”荣获2022-2023年度“最具人气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奖。
不断探索发展林下经济,为“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提供保障。
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县自然资源局加力推进探索思考工作的能力,以“工作落实年”活动为牵引,坚持以“工作提标+运转提效”的工作方式,持续壮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向森林要食物”的重要指示精神,探索发展林下经济,着力破解生态价值转换路径问题。
自嘉保、亿德、莲荣等中草药种植企业落户嘉荫以来,引进板蓝根、柴胡、苍术、白芷、赤芍等几十个品种药材,实施林药间作面积1.6万亩,总产值达到378万公斤、734万元,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促进。
坚持“招大引强”,充分发掘林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食品产业,与黑龙江嘉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蓝靛果种植、深加工框架协议;依托红光乡黑木耳、青山乡食用菌和龙乡福地富硒黑木耳的品牌优势,辐射带动更多农户种植食用菌,年计划生产食用菌800万袋。
大力发展水产业,为“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提供引领。
县水产总站充分依托全县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下派13名科技特派员手把手助农业务指导,切实在工作实践中“转作风、提能力、抓落实”,通过重新科学调整水产养殖结构,改善养殖生产环境,加大监管力度,释放水产动能,使得全县水产养殖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加力推进健康养殖模式,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探索推进“合作社+渔户”发展模式,形成上下游畅通、利益紧密联结的渔业产业链。以“渔业增产增收,发展特色渔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适应消费需要,计划引进各类鱼种14000公斤。
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做大做强冷水鱼产业链,成功引进黑龙江北鱼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嘉荫,计划固定资产投资690万元,拟利用清河林场60000平方米鱼池建设冷水鱼类基地项目。
做精做优畜牧业,为“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赋能助力。
县畜牧兽医总站站在服务全县畜牧业发展大局上,深入开展“提升效能服务市场主体发展”专项行动,深化局领导班子成员包片、科站长包乡、技术人员包畜牧场的“三包”工作责任制度,做到重心下移,深入一线,全心全意开展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养殖场的“三服务”活动,深刻领会发展畜牧业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生态选项、经济选项和社会选项。
坚持找准产业龙头,锁定招商目标,促进合作发展,今年2月与哈尔滨乐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订转让框架协议,计划收购县生猪养殖项目;哈尔滨市宝财养殖场、忠林养殖场计划投资建设年出栏10万羽的大鹅孵化场、屠宰场及加工厂。
积极引导养殖企业扩大现有规模,全县畜禽养殖量达29868头,家禽存栏3.09万羽。同时,严格按照《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指导意见(2022-2025年)》要求,扎实开展春季防疫工作,持续实行春秋集中免疫和常年补针相结合防疫举措,力争春防免疫率达100%,全力筑牢畜牧防疫“防护网”。(嘉荫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