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将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这也是建交后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此次峰会的举行将开启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从产业升级到互联互通,从互利共赢到民生改善,中国同中亚五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持续深化、不断拓展,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标志性、突破性成就,展现出强大活力与韧性。从今天起,本刊特别约请专家学者撰文,对中国同中亚五国各领域务实合作进行全面回顾与解读,对中国和中亚五国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中国—中亚经贸合作量质并进
撰文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欧亚研究所所长刘华芹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将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峰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五国总统应邀与会。这是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2年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一年多来,中方相继举办了中国—中亚经贸合作论坛和首届“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发布了《关于中国中亚经贸合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倡议》和《“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青岛倡议》,为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
互联互通加速推进
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中亚诸国间的互联互通不断提速。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环里海交通运输走廊正式运行,连接中国、哈萨克斯坦,穿越里海抵达阿塞拜疆,再经格鲁吉亚、土耳其和黑海最终到达欧洲国家,运输时间为20天左右;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之间公铁联运通道可抵达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浩罕、安集延、阿萨克以及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等城市,将传统线路运输时间缩短了5天左右;2023年2月,新疆伊尔克什坦口岸首票国际公路运输系统(TIR)运输货物出境,途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耳其等国家,终点为保加利亚;4月,中国新疆首列喀什至塔什干中亚班列正式开行,全程约4500公里,运输时间约为12天······特别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标杆中欧班列,2022年,经中方霍尔果斯口岸和阿拉山口口岸抵达中亚或途经中亚通往欧洲的班列开行近13000列,占全年中欧班列开行总量80%。中国—中亚跨境运输通道不断延展,运输方式日趋多元,助力中亚国家将其内陆区位劣势转化为过境枢纽优势,挖掘了过境运输潜力,为扩大贸易往来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中国—中亚能源通道互联互通平稳运行。2022年,中哈原油管道累计向中方输油超千万吨,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向中国输气432亿立方米,保障了中国的能源需求,实现了互利共赢。
西安港
贸易畅通再创新高
得益于各方的共同努力,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首次突破700亿美元,达到702.3亿美元,同比增长40%,创历史最好水平,提前实现了领导人确立的贸易发展目标。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合计423.6亿美元,同比增长43.3%;自中亚五国进口合计278.7亿美元,同比增长35.8%。目前,中国分别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和塔吉克斯坦第三大贸易伙伴国。
在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中,矿产品与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品当前仍占据主导地位,而农产品成为新的增长点,贸易商品结构更加优化。2022年7月,中方扩大农产品市场准入,中国海关总署准予自部分中亚国家进口新鲜水果,包括吉尔吉斯斯坦的樱桃和甜瓜,塔吉克斯坦的樱桃和柠檬,乌兹别克斯坦的樱桃、甜瓜和石榴等。来自中亚国家的葵花籽油、面粉、奶制品、肉制品及水果丰富了中国百姓的餐桌。
哈萨克斯坦爱菊园区
在跨境电商领域,这一新型贸易方式也在中亚地区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底,196家哈萨克斯坦企业入驻国际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并获得“金牌供应商”账号,100家乌兹别克斯坦企业在阿里巴巴平台上交易。丝路电商助力中亚国家中小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利用线上窗口开展国际贸易,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投资合作转型升级
中国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的不利影响,稳步推进对中亚国家的直接投资,不断拓展投资领域。目前,中国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第一大投资来源国、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投资来源国、哈萨克斯坦第四大投资来源国。
在基础设施和产能项目合作方面,2022年,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在乌兹别克斯坦先后签署8个建设项目,合同总金额超100亿元人民币,涉及新能源、建筑、工业园区、建材、油气管道等多个领域。河北东光化工公司在吉尔吉斯斯坦采用BOT模式建设了该国唯一的化肥厂。中铁五局海外分公司承建的塔吉克斯坦中亚道路连接线四期项目正式开工,中塔合资企业——塔铝金业的康桥奇锑金矿项目建成投产,中建科工在塔吉克斯坦开工建设独立与自由公园等。这些项目改善了各国经济发展条件,拉动了各国经济增长。
在农业投资合作领域,截至2021年底,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业直接投资存量合计4亿美元左右,涉及小麦面粉及植物油加工、牛羊养殖及屠宰加工、棉花种植及纺织加工等,为当地农业发展及吸纳就业人员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的中亚农业研究中心,重点推动五大领域合作,包括高品质棉花技术创新、西部特色林果业、生物安全、农产品提质加工和戈壁生态农业等。陕西爱菊集团在哈萨克斯坦通过“政府+银行+企业+农场主+高校”新型订单农业模式,构建起“北哈州、阿拉山口、西安”三位一体跨境农业全产业链,农业订单种植面积达到150万亩。黑龙江大庆金土地有限公司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创建了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金骆驼哈萨克斯坦生产基地,日产鲜骆驼奶和马奶100吨,成为全球规模领先的骆驼乳粉生产加工基地,产品返销中国并出口到埃及等第三方市场。
此外,中国电力国际公司投资建设的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100MW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成为中亚地区装机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计划在2024年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合作建设总装机容量为2吉瓦(1吉瓦=10亿瓦=1000兆瓦=1百万千瓦))的太阳能电站。这些项目为拓展可再生能源合作提供了示范。在高新技术领域,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正在探索建设生物技术集群和创新技术园区,并计划成立联合投资基金推动上述项目建设。
地方合作亮点凸显
中国与中亚国家相互毗邻,有3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边境地方合作一直是双方合作的重点方向之一。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都是中国新疆的主要贸易伙伴。2022年,边境贸易占到新疆对外贸易60%。2022年9月,上合组织远程医疗合作平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心、中亚(中乌)应急救援培训基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设立,依托乌鲁木齐市优质医疗资源搭建跨境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连接起区域内29所医院和境外24所大型医院,为周边国家外籍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2023年3月,中国阿拉山口(中哈)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正式开通,成为继巴克图口岸之后新疆的第二个中哈农产品“绿色通道”,不仅便利新疆与周边国家的合作,还为其他省区拓展与中亚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提供了新通道。作为中国第一个跨境经济合作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2023年计划举行30多场国际活动,包括国际马拉松赛事、“一带一路”国际金融论坛、中亚国际商品展销会等。
来自中亚国家和塔里木气区的天然气到达福建省福州市,当地工作人员调试设备。中新社 供图
2023年3月,中国新疆友好交流访问团出访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签署了9个友好区州关系协议书或意向书。新疆17家大型企业分别与三国企业签署7.5亿美元经贸合作协议,涉及能源、矿产开发、农业合作、跨境电商、电力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此外,在医疗和教育等人文交流领域签署的多项合作协议,也为全面拓展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地方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据国际组织预测,2023年中国和中亚国家的经济增幅将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该区域正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带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先行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与中亚国家通过不断深化合作,密切经济联系,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助力各国及区域经济发展。
撰文 | 刘华芹
编辑 |袁梦
校对 | 王伊奕
值班审校 | 黄丽巍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