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资讯

“先治坡,后治窝”——“兵支书”的坚定发展理念 ——记齐鲁最美退役军人、潍坊市奎文区北苑街道芝尔庄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俊仁

发布时间:2023-08-01 16:04:50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李潇 谢洋洋报道)“俗话说,‘先治坡,后治窝’,先发展生产,再改善人民生活。”潍坊市奎文区芝尔庄社区书记王俊仁用一句老话,概括了其一以贯之的村庄发展理念。

今年63岁的王俊仁,当过兵、创过业、做过工程、搞过养殖,还在乡镇企业工作过7年,凭着军人的担当和使命感,2002年2月,服从党组织安排,放弃年入百万的个体经营,回村挑“大梁”,一干就是21年。

“有了头发好挽簪”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村办企业亏损严重,村支部书记更是三年半换了三个人。”82岁的老会计庞希清回忆说,“3000多人的村,收入根本不够开支,还得靠借贷过日子。”

面对上任之初的“乱摊子”,王俊仁与新班子梳理后明确,“村集体没钱,干啥都难。”没有产出怎么办?最终确定从清理之前的欠款下手。

“中间受了不少难为,累计收回欠款800多万元。”王俊仁介绍说,“有了头发好挽簪,有了这笔钱握在手中,新班子做事情的底气都足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村集体有了钱,王俊仁又开始琢磨如何能够有持续性的收入。“当时的芝尔庄耕地少,人均才一分地,靠传统农业投入多产出少,非常不划算,土地转型成为班子瞄准的突破口。”

“农民世世代代种地,不种地干什么?”村民不理解的问。

“种不种地要看当前什么形势、种地和建工业园哪个更赚钱?收回土地,集体经营,产业转型,不用种地一亩地给500元!”

从腊月十三开村民大会,到腊月十六制出表格,再到腊月二十九给全村接近2900口人的钱全部发完,仅仅用了17天,成功收回土地集中经营。

2004年,占地4万平方米的芝尔庄工业园区陆续建成,先后入驻30余家企业,实现了年度上缴税收1500多万元;芝尔庄每亩土地的年收益也由过去的1000元增长到近15000元;村民还在园区获得了就业机会。

在这场传统观念与改革创新的突破中,在群众顾虑与集体发展的交锋中,王俊仁带领新班子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赢得了信任。

“挣钱是本事,不乱花钱是自律。”“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选择好看还是实用?”军人的执着与决绝,让王俊仁在带领村庄转变发展模式时,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商贸兴村”则是又一壮大集体经济的坚实一步。王俊仁抓住城乡结合部优势,通过到新发地、大红门、九星村等学习,做出了建市场的决定:“建市场投入少,见效快。”2012年元旦,第一个市场“君泰商城”正式开业。接下来几年里,只要有地方就建市场,边租赁边建设。

走进盛夏的芝尔庄,九处市场一派蓬勃:清晨4点,潍坊大集上一辆辆小货车咬尾接头,新鲜果蔬带着露珠从这里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5点不到,古玩市场就聚满了前来“捡漏”的爱好者们;6点多,便民摊点群的早点铺已排起了长队;8点花卉市场营业,繁花似锦、水族宠物、奇石根雕……集体经济在市场建设、资产经营中盘活、壮大。

目前芝尔庄经营有各类市场9处、沿街商铺群4处,商业面积达18万平方米,入驻商户1000余家,带动就业4000多人,集体经济年经营收入达3000万元。

“民为天,德为本”

“福利太好了!退休金基本花不着。”今年66岁的芝尔庄社区居民丁永廷刚刚领到了合作社发的石磨面粉和蔬菜。指着自家茶桌上的圣女果、萝卜和澡票说:“桌上放的都是发的,家里米面果蔬都不用花钱;日用品拿着股东分红的超市卡买,洗澡有澡票,喝水有水票,吃饭三顿都有饭票,小区门口就是食堂。”自豪与满足洋溢在他的脸上。

发展为了人民,才有意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凝聚民心、汇聚民力。兵支书王俊仁始终将“发展惠民”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当书记的初衷就是要提高和改善村民生活。”王俊仁介绍说,在2010年初芝尔庄集体资产改制中,坚持村民占大股(90%),集体占小股10%,班子成员不占多股(一人一股);在集体经济壮大发展中,坚持集体年收入的60%用于发放居民福利,提出了“吃饭靠集体,致富靠个人”“老人一起养,孩子一起育。”等等的惠民理念。

“孩子上幼儿园,村里给报销费用,最多的能报销一半呢!”芝尔庄居民李春雷介绍说。

“集体一年收入3000多万在经济发展好的村里不是最多的,但要看每年能发给老百姓多少钱,我们居民的各项福利年支出金额有1700多万,这是实实在在发到老百姓手里的,这个数绝不是小数!”王俊仁自信的说。

“数说”经济发展成绩

在“兵支书”王俊仁21年的军人本色、敢闯敢干创新举措下,芝尔庄经历了由农村向社区、由村民向股民、由落后向繁荣的种种转变。

21年来,集体企业君泰集团旗下拥有子公司12个,成为集房地产开发、市场经营、资产管理、资本运营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企业,集体资产总值达12.14亿元,持有待开发土地370亩,为老百姓经营了稳定“饭碗”。

21年来,芝尔庄累计发放各类居民福利总金额达1.64亿元;累计建设安置房屋1353套,实现“有房住”到“住好房”的安居梦;为50岁以上股民按月发放生活补助,为3000余股民每月免费发放澡票、水票、超市券等,为60岁以上老人每月免费充值餐卡到君泰食堂就餐,累计为400多位股民补贴办理了城镇居民医疗养老保险;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提升绿化亮化水平,改造基础设施,提高居民、商户的安全指数和获得感。

“芝尔庄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由50余万元增长到了3000万元,提高了55倍;居民福利年发放金额增长了近170倍,达1700余万元。这么大的进步,您是怎么做到的呢?”在7月31日2023年“齐鲁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上,主持人向王俊仁提出了这样一问。

王俊仁答道:“ 我认为乡村振兴是对农村发展总体科学的管理,发展惠民才是终极目标。在改制中,我们坚持让利于民;在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积累后,我们坚持每年集体经济收入的60%都用于居民福利发放;在班子建设中我们奉行“能挣钱是本事,挣了钱惠民是觉悟,不乱花是自律”的信念,以“一帮人、一条心、一件事、一辈子”的干事创业态度,让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带领村民共同富裕。 ”

短短的一段话,道出了一个铁骨铮铮的军人,转变成造福一方的“当家人”“贴心人”,带领芝尔庄父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大道的决心。王俊仁用21年的久久为功,诠释着当代退役军人的本色和坚守;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彰显着推进集体经济二次创业发展的决心。在“兵支书”王俊仁身上展现了新时期退役军人建功“新战场”的初心和坚毅,为芝尔庄父老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生动画卷。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