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2023·中国—中亚人权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承办。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国庆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以下摘编自讲话全文:
在2023·中国—中亚人权发展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2023年9月12日,北京)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
王国庆
今天,百余位来自中国和中亚国家的专家学者、优秀青年相聚北京,共同出席“2023·中国—中亚人权发展论坛”,一起回首共建“一带一路”十年发展历程,交流促进人权事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共话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的美好未来。我谨代表论坛主办方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向参会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
2013年秋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沿线国家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朋友圈不断壮大,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建设始终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追求高质量、惠民生、可持续目标,迄今已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为共建国家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有效增进共建国家民生福祉,为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个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在北京举办。我们热切期待包括中亚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同中方一道,深入总结“一带一路”建设的经验成效,共同擘画未来发展蓝图,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书写国家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的丝路时代新篇章。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间社会是推动发展、促进人权的重要力量,是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主体,在搭建沟通桥梁、反映人民意愿、凝聚社会力量应对全球性挑战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向前发展,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进步,离不开各国民间社会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共同努力。
作为专业性人权社会组织,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成立近30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为世界人权事业进步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我们开展人权知识普及和教育培训,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组织公益慈善活动,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以实际行动助力人权保障;推进人权对外交流,同多个国家的相关组织建立对话合作关系,促进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在人权领域的沟通理解与交流互鉴。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发起主办“中国—中亚人权发展论坛”,并以“青年与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人权发展”为主题,就是希望用好这一民间交流平台,在沟通民心民意、深化理解互信、推动中国—中亚关系发展方面有所作为,为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进步发挥积极作用。我们期待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中亚国家朋友们的联系沟通,深化交流合作。
一是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发展人权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坚持真诚沟通、互学互鉴、取长补短,有利于各国人权事业的共同发展。我们基金会将发挥广泛联系中国人权领域研究机构、智库学者的优势,推进与中亚国家相关机构的学术交流,紧扣“一带一路”建设重点课题,聚焦人权保障面临的共同任务与挑战,合作开展研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促进中国和中亚国家人权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加强国际公益合作。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得到增强,是检验一国人权状况的最重要标准。多年来,我们基金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在减贫、救灾、教育、卫生、环保、特定群体帮扶等领域策划实施了一系列公益慈善项目,取得良好成效。我们愿与中亚国家的慈善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探索合作开展公益项目,为改善民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生活品质,助力中国和中亚国家人权事业发展贡献民间力量。
三是携手深化人文交流。文明交流互鉴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智库、媒体和社会组织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很多人文交流活动,为促进各国民众相知相亲、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基金会愿加大对外交流力度,期待在文化、教育、新闻和青年工作等领域,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项目,为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民增进友谊、密切合作、共创未来作出积极努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我们怀抱着对“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汇聚一堂,集思广益,献计献策。我们衷心希望,各位嘉宾能够在金秋这一寓意收获的美好时节,深入交流,贡献真知灼见,取得务实成果。同时,我们也期望与大家共同探讨谋划论坛后续发展,努力把论坛建设成为加强人权领域交流互鉴的机制性平台,为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进步发挥更大作用。
(摄影/段崴 陈建)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