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资讯

潍坊这个屯深挖非遗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9-22 16:10:12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李潇 王利报道)“看到葫芦烙画的瞬间,孩子眼睛都亮了,看传承人的眼神惊讶又崇拜。确实很精美!”近日,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综合传承教育实践基地给从山西来走亲访友、游玩鸢都的薛先生和他7岁的儿子留下了深刻印象。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综合传承教育实践基地位于潍坊市奎文区南屯社区。近年来,这个屯深挖非遗价值,探索“非遗+文化产业”“非遗+线上直播”“非遗+旅游”等乡村发展新路径,不断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持续翻新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画卷。

“基地处于奎文区金宝乐园北门对面,金宝文化园东邻,周末或者节假日来金宝乐园游玩的游客,顺便就能带孩子来体验一下非遗魅力。”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综合传承教育实践基地负责人介绍:“手造产品和手工艺人可以免费进驻,并享受我们提供的整体宣传推荐、线上线下统一销售服务。”

据了解,该基地占地2800平方米,分手造产品展销大厅,非遗美食展销大厅、非遗手工艺展销大厅、非遗丝织品展销大厅、非遗研学中心、非遗直播中心等板块,已签约引进非遗项目200余家,是一个含直播体验、文化旅游、研学教育、生活服务等多业态的高品质、综合性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在推动潍坊非遗保护、文旅融合和文化产业长足发展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非遗点燃市民出游热情,节假日,周末人们纷纷带着孩子来这里体验非遗民俗文化,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浩若星海,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基地提供了在家门口学非遗的机会,学校组织研学队伍过来参观后,孩子很感兴趣,趁周末就带她再过来感受一下非遗魅力。”9月17日,带着女儿前来基地参观的潍坊高新区市民刘女士笑着说。

“后续,我们将重点推动非遗电商平台建设,为潍坊手造产品开辟新的宣传、销售渠道,并通过各种多彩多元的活动,讲好潍坊非遗故事,为非遗传承注入不竭动力。”基地负责人表示。

目前,该基地已有线上线下产品销售种类156种,产品销售数量2960个,老字号参与数量12家,已组织网络直播场次13场,网络直播观看量167万次,产品销售额70万元。

该基地于2022年6月10日正式运营。今年6月30日,筹备开展了为期两月的“八方美食迎盛夏,多彩非遗颂党恩”大型非遗购物节活动,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3000余件非遗及文创作品与潍坊人民近距离见面。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烙画传承人葛懋新老先生带着自己的十几件作品参加了该活动,他高兴地说:“在活动期间我看到了不少民间艺人,他们技艺精湛、作品丰富,对我的创作启发很大。”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综合传承教育实践基地2023年以来承接中小学、幼儿园等各类研学活动50余场,3400余人次,以传统文化、非遗传承、守正创新等为研学主题设计研发20余项精品研学课程,让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同时,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将公益爱心事业融入其中,利用研学拓展活动,对残疾人事业无偿捐赠,培养学生互助互爱、无私奉献的精神。

深挖非遗经济价值,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及文化产业振兴并带动经济效益提升,直接受益者便是屯里的父老乡亲,如今的他们不必再如先祖那般饱尝军垦屯田的辛酸,也不必同先辈那样经历筚路蓝缕创业的艰辛,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享受着共同富裕的甜蜜果实。

干净敞亮的南屯社区便民之家在居民们的注目和笑颜中建成;社区百姓食堂开业了;百姓健身房、茶室、书房、卫生室、活动室、休息室启用了;每当夜幕降临,随着欢快的音乐声,健身广场上舞姿飞扬,热闹非凡……

“我和老伴天天来社区便民之家,喝茶、打牌、锻炼身体,到点了去幼儿园接孙女,不想做饭了也来食堂吃,方便得很。”南屯社区居民汤大爷高兴地说。

初秋的南屯,金宝乐园内游人如织,汽车服务产业园店铺鳞次栉比,商业繁华,社区便民之家里不断传出欢声笑语……小区干净整洁,天高云淡,风吹过这个一边古朴厚重、一边蓬勃现代的南屯居民区,她仿佛在跟游人说:这里可以追溯历史,也能体验非遗魅力,可以休闲度假,更可安居乐业。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