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潍坊市奎文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物业服务领域难点、痛点、堵点,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行业监管,持续擦亮“亲邻善治·融汇幸福”物业品牌,切实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今年1-7月份,全区物业投诉总量同比下降18.1%,万户投诉量为中心城区最低。全市物业管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全市物业服务提升工作推进会先后在该区召开。
突出全域攻坚,构建“上下贯通”的统筹体系
一是坚持顶层推动。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物业服务提升领导小组,牵头制定《奎文区物业管理能力提升工作方案》《奎文区物业服务管理提升行动百日攻坚方案》,明确区直部门、街道社区、物业企业的职责任务,层层细化21条工作任务,通过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先后召开物业投诉现场化解会议16次,脚步丈量小区76个,为全区物业服务提升、物业投诉处置化解等工作定方向、明路径。
二是坚持部门联动。树牢大物业理念,统筹住建、综合执法、规划、市场监管、消防、公安等15个部门的力量,抽调业务骨干组建物业执法队伍,多部门常态化开展执法检查19次、开展物业“质价不符”专项检查7次,检查发现各类物业问题224项,依法处罚物业企业39家,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全区物业行业市场秩序。
三是坚持专项攻坚。率先在全市启动物业服务提升“百日攻坚”行动,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环境卫生、停车管理、安全排查、违规整治、投诉处置等五大领域,细化小区“牛皮癣”清除、停车管理公约制定、小区应急预案完善、“物业大走访”行动、“物业经理接待日”等22项具体措施,对715个物业小区开展全域专项整治,已整改各类物业问题1.09万个,全力营造宜居生活场景。
突出行业监管,构建“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
一是强化预警研判。坚持物业投诉“每日一分析”,每天对各街道物业投诉量、万户投诉量进行排名,对重点小区、投诉集中事项解剖麻雀,指导街道、物业企业明确工作重点;落实物业投诉“每周一通报”,对投诉反弹、整改不力的街道和物业企业,严格执行“三级约谈机制”,压实街道、企业的主体责任。
二是强化奖优罚劣。初定玫瑰熙园、大有公馆等10个小区为首批“红色物业”实训基地,聘请于宁、黄治学等20人为奎文区首批物业导师,评选优秀项目经理、最美物业人等先进典型86人次。制定《奎文区物业企业月度考核办法》,每月梳理投诉量前30名的居民小区和万户投诉量前10名的物业企业,落实约谈、扣分、纳入黑名单、清退等处罚措施,累计约谈整改不力的物业企业53家,开出投诉整改专项罚单69份,落实信用扣分15次,倒逼物业企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三是强化“未诉先办”。持续推进物业服务前置化改革,建立“线上+线下”联动模式,由区住建局、各街道牵头成立“物业找茬团”,每天开展物业早查,提前自查整改各类物业问题2.17万个;每周组织开展党员干部进小区、住建局长办理日、物业经理接待日等活动,推动工作重心下移、资源力量下沉,超前办结业主诉求7216件,确保问题不出居民小区。
突出业务指导,构建“温暖优质”的服务体系
一是织密体系夯基础。结合“织网扎根”行动,开展“亲邻小区”创建活动,推行“支部建在小区上”,全面构建起以小区党支部为统领,业委会(物管会)、物业企业和小区业主骨干共同参与的“1+2+N”治理架构,率先在全市实现居民小区全覆盖;指导小区党支部用好“五项权力”,发挥好小区党支部在小区治理、物业服务提升中的领导、监督作用,通过亲邻议事会解决居民问题1562件。
二是细化职责优服务。加强对新交付小区前期物业的监管力度,指导签订三方(开发单位、施工单位、前期物业企业)权责协议和服务承诺书,对房屋质量、配套设施、临时电整改等常见问题明确三方职责,确保第一时间整改到位;指导前期物业企业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小区服务提升方案,落实好标准化服务、信息公开、规范收费、投诉办理、奖惩考核等关键环节工作,不断提升物业服务品质。
三是精准培训促提升。针对物业管理不精细、服务不规范等顽疾,组建奎文区物业培训学院,搭建“红色物业匠心论坛”“物业学苑”等交流载体,先后组织开展项目管理运营、客服沟通交流、投诉化解、保安服务、绿化养护等专题培训79场次、参训人员1.41万人次,开展观摩交流、结对帮扶、跟训学习活动52场次、对标跟学人员112人次,切实提高了物业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助力奎文物业建设从“有物业”向“好物业”跨越升级。
(供稿:潍坊市奎文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