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视频中心 >> 多语在线

如何让金砖故事传遍大街小巷?从五国少年追梦说起……

发布时间:2019-11-19 16:59:19 推广来源:外文局融媒体中心

△ 首部金砖国家联拍纪录片《孩童和荣耀》亮相金砖峰会, 首款预告曝光。

巴西的少年远离家乡,独自在职业足球俱乐部里拼搏;俄罗斯的少女们拼尽全力,打破保守的陈规;印度的一对姐弟,为了梦想在赛场上狭路相逢;中国的少女们,在苍穹之下畅想着未来的美好;南非的少年们第一次前往海外,参加世界级的比赛……金砖五国地处四个大洲,占全世界近42%的人口。记录这五个金砖国家的真实故事,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在纪录此刻人类正在发生的历史。

当地时间11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巴西利亚会晤公开会议上表示:“金砖国家要促进互学互鉴的人文交流。”而于金砖会晤期间正式全球首映的纪录片《孩童和荣耀》,正是对促进金砖国家人文交流的一次创新性尝试。该片以“金砖五国足球(板球)少年追求梦想”为主题,由中方担任总导演,由金砖五国知名导演历时两年联袂打造。纪录片每集介绍一个国家,每集时长为52分钟。

△ 首映仪式 (摄影/李萌)

11月13日,在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外文局联合巴方共同主办的金砖国家人文交流论坛暨首部金砖国家联拍纪录片《孩童和荣耀》全球首映式上,来自金砖五国的政要、专家及智库机构代表等200多位嘉宾,围绕金砖国家人文交流等话题展开深入对话。

"人文交流是金砖国家发展的‘第三支柱’。"

巴西社会民主党主席布鲁诺·阿劳若表示,金砖五国人口加起来有29亿,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世界的重要推动力量。政府层面应全力支持五国之间进行人文交流。中国作为最具经济实力、发展前景最好的国家,在很多领域都是先行者,包括文化交流。

印度尼赫鲁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谢刚认为,人文交流是金砖国家发展的“第三支柱”,金砖国家需要依靠自己来发展文化产业。金砖国家可以在电影电视制作、文物保护、语言学习、体育等方面进行合作。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民意由西方意识形态所主导。我们必须在金砖国家之间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民意调查,反映我们真实的民意”,谢刚说。

巴西利亚大学副校长恩里克表示,金砖国家在文化上有很大的差异,文化交流是经济和政治合作的基础,是消除障碍的一把关键钥匙。金砖国家的学术界可以为金砖国家合作贡献智慧,做文化的传播者。相比各自为战,金砖国家学术界合作才会更有力量。目前,金砖国家合作的科研成果在全世界占到27%,中国在金砖科研合作中占到30%左右。未来,我们要不断开发科研合作的潜力,找到哪些领域需要强化,比如建筑等。而高校则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我们能够跨越差异,找到共同的语言。

“去年年底,我去中国参加了一个电影节。当时我也带了我的作品参展。通过这样的机会,我也更好地了解了中国。”由巴西导演蒂亚戈•阿拉基利安拍摄的纪录片名称同为《孩童和荣耀》。他指出,世界各国认识其他国家的文化,主要是通过电影和电视。此前,他主要通过李小龙来了解中国,未来,还有很多空白的地方需要填补。

△ 金砖国家人文交流论坛论坛现场 (摄影/李萌)

俄罗斯的《高加索的绿茵辣妹》导演娜斯塔雅•塔拉索娃说,电影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电影是一种世界语言,能够反映不同国家的思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而纪录片讲述的是真实而非虚构的故事,能够消除世界上的一些成见。“真实的故事能够让不同文化的人去相互了解,去分享共同的梦想追求。希望我们能够跨越差异,找到共同的语言。”

印度的《孟巴尔的梦想家》导演里马•达斯表示,纪录片是很有力的语言,观众在享受电影的时候,也在创造着内容。通过拍摄纪录片,我们也发生了很多改变。“在访问北京前,我对中国了解不多。到了中国之后,我有机会更加了解了中国。我在北京吃的中餐和我在印度吃到的很不一样,而我发现自己很喜欢中餐,这就是交流的重要性。”

南非的《库萨萨的明天》导演肖恩•维尔莫腾认为,讲述一个地方的具体故事,能够更好地打动人。比起关注全球性的故事,通过关注金砖国家的故事,关注一项具体的体育赛事,从一个较小的视角出发,更能打动人。希望未来能与更多的金砖国家进行合作。

让金砖故事传遍大街小巷。

《孩童和荣耀》中的中国故事名为《疆上少女》,导演为申兆清、赵涵。纪录片总导演陆川表示,习近平主席曾提到“让金砖故事传遍大街小巷”,这也是制作《孩童和荣耀》的核心动力。在故事里,我们既能感受到金砖五国显著的社会差异和文化碰撞,又能强烈地意识到,无论性别、种族与文化,对未来的信念和为更好的未来而改奋斗的决心为人类所共有。

他认为,书写金砖故事,将会为五个国家之间的共同发展培厚文化土层,为合作共赢提供文化积淀。当金砖的故事真正传遍大街小巷、深入人心,金砖五国也会在深切的理解和包容中密切合作,成为全球国际合作的坚固基石,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更为光明的未来。

编辑 / 宁静 张晶

(本文观点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

孙敬鑫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参会嘉宾审阅。)

美编 / 曦嘉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