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资讯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人大常委会调研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工作

发布时间:2023-10-19 10:45:02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李潇 裴苒如 通讯员辛万伟)近日,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潍城区人大代表专题调研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工作情况。调研组先后到山东健康国欣颐养康养综合体项目、前进街社区大食堂、曹家巷社区、燕达医养中心等现场,实地察看全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社区大食堂运营、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等工作情况,全面了解潍城区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工作整体面貌。

实地调研结束后,调研组召开座谈会,对全区当前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工作进展及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为老服务能力等意见建议。

潍城区常住人口52.14万,60岁以上老年人8.59万人,占总人口的16.48%;65岁以上老年人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1.57%;80岁以上老年人9300人,占总人口的1.74%,已达到中度老龄化社会标准。潍城区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把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工作作为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坚持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完善支持政策,健全制度机制,整合要素资源,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养老服务形式不断丰富。积极创建“耆乐潍城”养老服务品牌,依托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打通“智慧+”到“服务”的最后一米,为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引导社区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成功引入总投资50亿元的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潍城区康养综合体项目。街道层面,全面增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长期托养、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功能;社区(村)层面,进一步提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养老服务站服务能力。目前,全区共计建成各类养老机构16处,床位数达2088张,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处、日间照料中心87处、养老服务站56处,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二是养老机构条件不断改善。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康复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100%。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探索开辟失智老年人照护单元,探索创建精神病老年人康养专区,新增以失智老年人照护、精神病老年人康养为主的护理型床位100张。开展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将评定结果与财政补贴资金等挂钩,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积极推进社区助老食堂建设,突出品牌化发展,坚持多元化建设,引导专业服务组织参与助老食堂建设,先后建成运营48家助老食堂,日服务老年人6260人次。

三是养老服务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建立区委区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编制“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和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将养老服务发展列入全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和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建立养老服务质量信息公开清单制度,健全养老服务市场主体信用记录体系,通过强化行业自律,加强社会监督,优化养老服务市场环境。

四是养老服务投入不断加强。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特殊困难老年人委托服务等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制度。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去年以来共完成改造近400户。落实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奖补制度,广泛吸收各类优秀人才从事养老服务,加大培训力度,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率达到100%。对做出突出贡献的189名个人授予“金牌护理员”“技术能手”称号,先后有 25名养老产业从业人员被评为“潍坊和谐使者”“齐鲁和谐使者”。全区社会尊老孝老敬老氛围更加浓厚,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显著提升。

总体来看,潍城区基本形成了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头发展、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建设体系。

调研组指出,当前潍城区已达到中度老龄化社会标准,要把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工作作为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要针对养老服务供给、人才队伍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短板弱项问题持续发力,进一步加快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加大行业监督指导力度,加速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发展,全面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一是要加速推动各项养老服务政策落实落地。以争创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健全制度机制,完善支持政策,激发养老市场新活力。加快专业养老服务组织培育,支持其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服务保障好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潍城区康养综合体项目建设,推动项目早完工、早运营,打造全省康养产业样板。

二是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养老护理大军。不断完善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加速推动养老护理专业人才职业资格评价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让更多养老服务人才得到“真金白银”的回报,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职业发展风气,增强职业认同,使养老护理员成为受尊重的社会职业。开展养老服务业培训和职业技能比赛,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三是加大行业监督指导力度。着力提升养老机构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辖区内养老机构的财务规范,做好养老机构内部控制。深化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监管和信息共享机制,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合抽查、信用监管,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健全养老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机制,落实养老服务质量信息公开清单制度,统一全区养老服务设施展示标识,要求养老机构在显要位置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监督电话,确保信息公开透明。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