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潍坊)海洋科技大学园围绕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探索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牵头创设滨海产教联合体,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作用,推动行业、学校、企业协同优化地方产业资源和职教资源配置,实现院校专业与地区产业适配、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适应。
创新“理事会+指导委员会”运行机制
大学园管理办公室通过探索多元协调、共建共管的产教联合体治理模式,在园区推出“理事会+指导委员会”双运行机制,以海洋化工、高端石化、精细医药、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为主,成立由潍坊职业学院、山东海化集团、山东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等40余家单位参与的理事会,实行实体化运作。
在理事会运作同时,设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等内设机构,集中开展教学指导、研究咨询、指导服务、信息交流等工作,促进了产教资源匹配、供需对接、双向互促、高效运行。
创新“三精准+三融合”育人机制
山东(潍坊)海洋科技大学园聚焦区域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联合体创新实施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实训与生产“三精准”育人模式和体制融合、资源融合、行动融合“三融合”保障措施,明确多元主体职责与分工,建立共同目标,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与科研水平双提升。
潍坊职业学院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合作模式,将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4个专业纳入合作范围,跨专业联合开设“歌尔匠造专班”,校企共同开发以生产工作过程为导向、企业典型产品生产加工为教学项目的一体化教学课程,校内外教学基地双向培育,近三年为歌尔输送了400多名工作能力强、组织管理水平高的高素质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创新“联合培养+精准供需”服务机制
山东(潍坊)海洋科技大学园围绕提高人才培养精准性,根据学校和用人单位供需双方实际,联合滨海区与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山东化工职业学院等3所院校签订校地联合培养就业协议,建立全面、长期、稳定的校地合作关系,共同探索校地人才联合培养的新模式,畅通适应发展需求的人才输送渠道。
依托潍坊市产教融合服务平台,大学园管理办公室搭建专门模块,将滨海区22家企业和园区内4所学校的人才需求、技术研发、校企合作等信息纳入平台,实现产教供需精准匹配对接。
大学园管理办公室还积极开展驻地院校专业技能人才挽留行动,组织企业走进学校、学校走进企业,最大限度推动驻地院校毕业生留下就业创业。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23场,开展校企实践活动21场次,提供实习就业岗位3000余个,园区内学校整体就业率达97%以上。
(供稿:山东(潍坊)海洋科技大学园管理办公室)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