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资讯

强基础、提质量、促发展 阳光融和医院多措并举改善护理服务

发布时间:2023-11-29 15:24:12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谢洋洋报道)“在这里,俺又多了一个女儿!”提及在阳光融和医院住院期间的点点滴滴,83岁的王老太感动得说道:“年龄大了,耳朵聋,主管医生唐乃玲细心、耐心的给俺讲解,叮嘱饮食、穿衣,给与生活上的照料,每次她像女儿般在床旁陪着俺,非常温暖。这里的主任、医生、护士,把俺当成长辈、当成亲人一样,看到他们,病就好了一半了。”

患者满意的微笑,医务人员全力以赴的救治以及细致耐心的呵护,这是医患之间的“双向奔赴”,更是一股暖流,流淌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阳光融和医院践行“在这里,每个人都会关心您”的服务格言,强化人文关怀、提升护理质量、拓展护理领域,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促进护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贴近患者,强化人文关怀

早上6:30,赵大爷就在家属陪同下来到阳光融和医院伤口造口门诊进行换药。“年纪大了没法自己过来,家里人工作原因也没法在正常上班时间陪同。”赵大爷看着逐渐好转的伤口说,“医院护师根据现实情况建议我们将换药时间定在早上6:30,既解决了换药问题又不耽误家属上班,非常人性化。”

为更好的服务患者,阳光融和医院伤口造口门诊于2022年7月开诊,采用医护MDT模式,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同时提供家庭护理指导。

“根据诊疗规范及指南,与医生共同规范药物服用时机,固定服用清肠药物时间等;录制健康教育小视频、标本正确留取视频等,给患者更直观的宣教,减少患者因不了解情况而产生的焦虑感。”消化内科护士长陈志美介绍说,“从心出发,用爱心、细心、责任心和热心温暖患者,时时刻刻为患者着想,通过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传递对患者的尊敬之意、热情之意。”

从关注“人的病”到关注“病的人”,超声检查用37度恒温耦合剂、手术室根据手术体位需求设计自制不同形状体位垫、门诊部微笑服务用心护理患者等等,阳光融和医院始终坚持贴近患者,强化人文关怀,并创新推出了20条特色服务,精心护理,用心服务,全面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贴近临床,提高护理质量

近年来,阳光融和医院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打造重点护理学科。以实施护士岗位管理为切入点,做好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落实层级津贴,极大地调动了护理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及自我提升的主动性。发掘医院护理学科优势,突出重点学科发展,加强专科内涵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学术水平。落实人才培养计划,提升护理专业及学术水平。与此同时,医院加强护理管理及教学能力培训,提升医院护理管理及带教水平,夯实临床护士的护理技术基本功。

在提升护理人员素质的同时,阳光融和医院还全面加强护理质量管理。“落实三级护理质量管理,建立了在分管副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三级管理作用,各项质量指标不断提升,保障了患者的权益和安全,上报国家数据平台的护理指标优于同级医院水平。”阳光融和医院护理部负责人介绍说。

贴近社会,拓展护理领域

“老父亲患病以后行动不便,以前更换尿管都需要打120到医院更换,碰到抢救等情况,还得排队,实在是太麻烦了,护士上门服务可是帮了我大忙了!”家住高新区的曹先生听说医院有网约护士可以上门服务,便通过手机下了单,护士熟练的操作手法、热情的服务态度获得曹先生一家的认可和称赞。

自2020年以来,阳光融和医院医院主动开展护理延伸服务,将临床护理业务与社区养老、健康服务相融和,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为进一步扩大护理服务范围覆盖率,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护理团队,2022年10月29日,阳光融和医院举行“互联网+护理服务”签约仪式,通过护理延伸服务更好的发挥护士自身专业价值,让护理工作贴近社会需求、提升患者就医服务体验。

“不忘为民初心,秉持医者之道。当前医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医疗改革进入深水区,百姓对于医疗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不断改善护理服务,直面问题和挑战,扎实推进医院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全心全意服务广大患者。”阳光融和医院院长罗毅说。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