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资讯

全力救治丨阳光融和医院急诊医学科成功救治一名重症肺炎患者

发布时间:2024-01-23 16:42:11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时间就是生命,每一次急救都是在与时间赛跑,每一次急救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近日,阳光融和医院急诊医学科及急诊监护室(EICU)成功抢救一名重症肺炎患者。

患者朱先生,咳嗽、咳痰3天,外院治疗3天症状加重伴喘憋转诊到阳光融和医院,到达阳光融和医院急诊时已神志不清、大汗淋漓,指脉氧60%。医护人员立即将患者送进抢救室,紧急报告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徐景明,徐主任指示后抢救工作立即进行。

 

肺部CT显示双肺弥漫性炎性改变,右肺接近实变

急诊血气分析PO2 49mmHg、PCO2 50mmHg、氧浓度100%,诊断为重症肺炎、重度ARDS。患者呼吸功能衰竭,病情危重,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时间紧急,争分夺秒,才能立即挽救朱先生的生命。

徐景明副主任立即为患者行急诊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并指挥进行抢救,高振平主任医师利用娴熟的操作技术,为朱先生进行了右侧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为后续输注血管活性药物、大量补液等开放“生命的通路”,EICU护士迅速完善血气、血常规、生化、凝血、PCT、痰培养等辅助检查。

由于朱先生的病情发展迅速,已经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家都知道,接下来将会是一场极为艰难的斗争,稍有不慎,患者就有死亡风险。

入院后不久,朱先生出现了“脓毒性休克”的表现,甚至出现了多脏器循环衰竭,情况非常凶险。

患者肺部情况危急——呼吸机以100%浓度的纯氧打入他的肺,仍旧无法纠正他的缺氧。患者血压情况危急——大剂量的升压药,以很快的速度推入他的血管里。患者心脏情况危急——心脏正拼尽全力把血液、氧气、能量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对于越来越难维持的生命体征,ECMO对患者来说其实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可是ECMO高昂的费用,对患者来说经济负担太重了。

徐景明副主任及高振平主任医师讨论患者病情,考虑到患者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属意愿,考虑纤维支气管镜是一个非常好的武器,能够尽可能地清理患者气道。最终决定对朱先生予以大剂量液体复苏纠正休克,同时由高振平主任医师为患者实行双侧支气管气管镜吸痰治疗加肺泡灌洗术,支气管镜显示:全肺段均有大量脓性痰,阻塞气道,痰液黏稠,吸出困难,行双侧全肺段灌洗后,患者各肺段开口显示良好。

朱先生病情复杂,治疗难度高,医疗风险高。EICU团队医护人员高度重视,24小时密切监护朱先生的病情变化。在高振平主任医师带领的医护团队通力合作下,制定了全面的诊疗和护理方案,包括严密监测、规范操作、控制感染、镇静镇痛、营养评估、气道管理、皮肤管理、预防并发症等多项措施。

经过惊险紧张的7天多的救治,通过机械通气+2次纤维支气管镜的治疗,以及抗生素的精准打击,朱先生终于化险为夷,生命体征也慢慢稳定,感染指标逐步下降,呼吸机支持的条件逐渐调低,氧合指数明显改善,复查胸部CT后双肺片状炎性改变明显吸收。1月3日,医生为朱先生成功拔除了气管插管,停用呼吸机,予highflow(高流量加温湿化治疗仪)通气,后改为普通面罩和鼻导管吸氧转急诊住院部继续治疗。

1月9日,朱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顺利出院。

“我们相信,所有医护的努力是值得的!因为我们挽救了一条生命。”徐景明副主任感叹道。紧急救治、精准判断、团队协作、医护同心,吴先生的故事只是阳光融和医院急诊医学科日常工作中的一个小小缩影。

阳光融和医院急诊医学科占地面积4800多平方米,配有先进设备,设有抢救室、EICU监护室、输液/留观室、急诊病房、院前急救、B超室、CT室、DR、DSA等;开展集“院前急救-急诊抢救-紧急手术-重症监护”为一体的现代急诊急救模式,减少急危重患者的转运风险,增加急救成功率。

(供稿:阳光融和医院)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