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京东客服,您是公司的采购员X先生吧?今后公司采买可与我联系,我会给您最大优惠,请加我微信。”
“您好!我是国航客服。您乘坐的航班因机械故障,飞机晚点需要改签,请您提供支付宝二维码,我们会给您相应的赔付。”
“您好!这里是XX学堂。因本学堂经营不善、面临停课,现将学费予以清退。请您加我QQ联系,以便退费。”
以上这些陌生来电,你是否接到过?事实上,这些诈骗电话背后隐藏着一个个分工细致、专为电诈集团提供“引流”服务的犯罪团伙,更让人痛心的是很多在校学生被“拨打电话后只需打开手机免提,每天就能轻松赚到百元零花钱”的兼职广告所诱惑,沦为诈骗分子的“工具人”,最终跌入犯罪的深渊。
近日,寿光公安循线深挖打掉一个7人手机引流团伙,缴获手机卡7张涉案价值9000余元。
2024年1月22日,17岁的张某通过某短视频平台认识了一名叫“拉德”的网友,两人志趣相投,相谈甚欢,后来加为QQ好友。“拉德”告诉张某,每天只需打打电话就能进账100元。张某深为所动,随即用自己的手机接受“拉德”语音指示,拨打其提供的诈骗目标电话,当天就赚取了100元佣金。
尝到甜头的张某大喜所望,联系自己的好友金某、蔺某、辛某及其发小殷某、范某、苏某,加入轻松赚零花钱的行列。用一部手机通过网络社交软件与“客服”语音通话,另一部手机拨打“客服”指定的电话号码,两部手机再互开免提进行通话,以此赚取每小时100元的“兼职佣金”。
就在他们幻想轻松赚钱时,1月26日,这个7人手机引流团伙全员落网,被成功覆灭。经查,张某等7人使用租来的手机卡,通过“手机口”帮助上线与被害人建立通讯联系,为诈骗分子提供通讯支持,共赚取“佣金费”700余元,拨打诈骗电话100余人次,导致多名受害人被诈骗,共计9000余元。
目前,张某等7人全部被依法行政处理,此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警方提醒:寒假来临,请同学们愉快度假的同时,请一定守好自己的电话卡、银行卡、社交网络账号、手机等,这些都只能本人使用,一旦出租、出售、出借,轻则被惩戒,重则被刑事处罚。特别是寒假期间,想找兼职,或刚毕业急于求职的同学们在刷短视频或玩网络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相信网上所谓的“高薪”兼职,更不要心存侥幸“赚快钱”,不要到被戴上手铐的那一刻,才追悔莫及!
(供稿:寿光市公安局)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