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资讯

阳光融和医院:多学科携手,七旬老人转危为安

发布时间:2024-02-04 16:23:25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阳光融和医院心脏内一科顺利完成一例复杂腹部外科手术围术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介入治疗。

患者闫先生,71岁,发现“巩膜黄染2月”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冠心病”病史。得知省内知名的肝胆外科专家李森主任入职阳光融和医院,慕名到普外科找到李森主任,在邀请心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针对患者病情行多学科讨论后,给予施行胆管病损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管空肠吻合术、空肠空肠吻合术,历时3小时,手术顺利,安返重症监护病房(ICU)。

术后第二天,患者突发胸闷、憋气,ICU反应迅速,疑诊急性下壁心梗,急请心脏内一科会诊,邵静波主任医师看过患者,确定诊断,需要急诊介入治疗,家属愿意共同面对风险,积极配合。考虑到刚刚接受大范围的腹部手术,而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及术后需要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可能造成外科手术区域出血,征求李森主任意见。李主任自信的回答:“手术处理的非常规范,心内科想怎么抗凝、抗血小板就怎么抗吧!”

解除了后顾之忧,即刻上台,行冠脉造影术,结果提示:右冠近段完全闭塞,给予行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恢复血流,患者胸痛、胸闷症状迅速缓解。手术历时30分钟,过程顺利。术中、术后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在ICU及普外科同事的精心治疗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康复出院。

病情复杂,一波三折,矛盾迭出,多学科协作密切协作,出手果断,治疗规范,反映了阳光融和医院医院的综合实力。

邵静波主任讲解:急性心肌梗死是给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肌的坏死。最常见的就是持续性胸痛、胸闷、气短,常伴大汗,重者可发生意识丧失、甚至猝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迅速恢复血流,最大程度挽救濒死心肌,改善预后。考虑到支架植入将面临1年以上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普通球囊预扩张效果满意的基础上,行了药物球囊扩张成形。

经皮冠状动脉内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目前已为心内科常用技术,尤其利好于对于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可大幅降低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体现了心内介入治疗的“介入无植入”的理念,较传统支架植入术,能缩短口服双抗药物时间,降低出血风险,同时因为体内无金属支架,也解除了患者对体内植入物的顾虑。但术者应严格适应症选择,审慎权衡利弊。

(供稿:阳光融和医院)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