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资讯

潍坊市构建“312”工作格局 全力筑牢山洪防御屏障

发布时间:2024-05-11 15:52:26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潍坊市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山区、丘陵,强降雨期间极易引发山洪灾害,历来是水旱灾害防御的重点、难点。潍坊市高度重视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锚定“人员不伤亡”目标,以《关于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指导思想,以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为抓手,以预警叫应机制为保障,以山洪防治项目建设为基础,构建起了“312”新时代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格局,实现了近年来潍坊市因山洪灾害人员零伤亡的目标。

以山洪预警为抓手,构建三重防御体系

提升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完善监测预警平台,将潍坊市751个山洪灾害重点防治村全部标绘上图,将雨量水位监测站、山洪灾害重点防治村、预警信息发布人员建立关联关系,设置预警触发阈值,预警信息自动发送到相关责任人,实现直接与预警信息发布人员通讯。共享大数据局潍坊市山洪灾害重点防治村视频监控,监测预警平台年均发布预警信息10万余条,涉及防汛责任人2万余人,为防汛防台决策和群众转移避险提供了有力支持。

畅通现地预警渠道。结合山东省2023年度小流域山洪灾害四预能力建设项目,在青州大石河、临朐寺头石河流域安装2处视频流量监测报警站,建设6处雨量、20处水位监测声光电现地报警设备,达到预置阈值后,自动触发声光报警器和高音喇叭播放预警信息。2024年,谋划在5个山洪防治县的35个山洪小流域控制断面,针对75个重点防治村进一步拓展现地预警体系,提醒受山洪威胁村庄周边村民及时采取避险措施,有效保障山洪威胁区人民生命安全。

三重保险保障通信。在基于4G通信传输雨量、水位等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又在临朐、诸城、青州等县市对18个山洪监测站点改造北斗卫星通信信道,以“北斗+”支持山洪灾害防御,解决台风、强降雨造成断网、断电等极端场景下数据监测、信息传输、预警发布等难题,同时为潍坊市700多个山洪灾害重点防治村全部配备了卫星电话,为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通信提供了“三保险”。

以预警叫应为保障,建立一项机制创新

潍坊市深入贯彻水利部《关于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所辖5个山洪县在2015年调查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新一轮山洪灾害补充调查评价,进一步摸清了山洪灾害风险分区,重新划定了751个山洪灾害重点防治村风险等级,为精准防御山洪灾害提供了依据。根据调查评价结果,潍坊市水利局创建建立了预警叫应机制,由机关62名干部职工点对点包靠全市499座小型水库和790个山洪灾害重点防治镇、村,让预警信息“一竿子插到底”,打通了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更高效更直接地直达基层,确保一线责任人第一时间“被叫醒、有回应、快行动”,实现了雨前提醒、雨中叫应、雨后安全。2022年以来,先后启动了7次预警叫应,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守住了山洪防御安全底线。

以项目建设为基础,搭建两项支撑措施

提升山洪沟防洪标准。按照“护、通、导”的原则实施防洪治理,在先后实施临朐县李张时河、常庄河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增发国债安丘市凌河、史沟河、汶河支流三条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治理数量占全省的43%。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周期式督导、链条式监管,着力打造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通过工程措施的实施,与山洪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相结合,构成了重点山洪沟小流域完善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有效增强了沿岸74个镇村、19处重要基础设施、6.5万人等保护目标的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整治山洪沟道阻水隐患。在5个山洪防治县深入排查跨沟道桥梁、路基、桥涵等碍洪建筑物,重点排查在建工程施工便道堵塞山洪沟道行洪通道、改变河道走势等情况,对排查出的18处风险隐患逐一建立管控台账,明确整改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措施,限期整改或采取补救措施消除隐患,消除了山洪沟道行洪隐患。

下一步,潍坊市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锚定“人员不伤亡”目标,继续完善和优化山洪灾害防御措施,打造更加完备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夯实山洪灾害防御的基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筑牢汛期安全屏障。

(供稿:潍坊市水利局)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