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双向奔赴”,中非命运共同体再升级

发布时间:2024-10-10 13:54:20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文/《中国报道》记者 刘雪云

9月4日至6日,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非领导人围绕“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未来。这是继中非合作论坛2006年北京峰会、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2018年北京峰会之后,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大团圆,也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

峰会期间,中方与30个国家建立或提升了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非洲的整体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定位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中非明确了携手推进现代化“六大主张”,制定了下阶段合作行动蓝图,峰会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和《关于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中方未来3年同非方开展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

“中非合作论坛或将成为‘全球南方’发展的重要机制。”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刊文称。

“实实在在、方方面面”

“中国是第一个同我们建交的非阿拉伯国家,在多个领域都给予了我们投资与帮助,我们也积极地同中国开展合作。2023年,中阿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中国对阿直接投资新增7000多万美元。我们的大学、居民住宅、体育设施等建设也都得到了来自中国的帮助。”阿尔及利亚国际新闻中心记者Zenati said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中国连续15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非洲52国和非盟委员会同中国分别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中方帮助非洲新建和升级了近10万公里公路、超1万公里铁路、近千座桥梁、近百个港口。中国向非洲几乎所有国家派遣了医疗队,诊治非洲民众约2.3亿人次。仅过去3年,中国企业就为非洲创造了超过110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对非洲的支持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在我们仍然很贫困的时候,就勒紧裤腰带帮助非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中非取得的成果都是中国的工人、医生、教师、志愿者和非洲兄弟一道,头顶烈日,脚踏实地,在非洲大陆上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

刚果(布)总统萨苏感叹,中国是中部非洲全天候的朋友。

“中方始终基于真诚友好、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的原则同非方开展务实合作。”塞内加尔总统法耶表示。

2021年11月,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宣布将共同实施卫生健康、减贫惠农、数字创新、能力建设、和平安全等“九项工程”。

“中国对非洲的支持一直是全面而显著的。”塞内加尔外长法勒在向中外记者介绍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情况和成果时指出,“九项工程”对非援助与发展合作项目正取得巨大进展。农业、工业、能源卫生等基础设施服务项目,促进了非洲贸易额的迅速增长;非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促进了区域价值链、国际出口和非洲内部贸易不断增长;中方设立的100亿美元特别基金,为非洲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中方援助的总部位于埃塞俄比亚的非洲疾控中心已于2023年1月竣工交付。

“我们与非洲的关系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联系和简单的援助。进入市场改革阶段后,我们和非洲的合作更多转向为‘商业性’的。简单理解就是根据市场机制进行合作。发展改革的关键是根据市场机制从事商业化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个国家真正地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唐晓阳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西方也曾给予非洲一定的援助,但结果并不理想。中国通过这种商业性援助和合作的方式反而更能使中非双方获得“双赢”。非洲国家看到了合作成果,而中国企业也能够在合作中获得收益。

携手推进“六个现代化”

“每年非洲要进口接近350亿美元的食品,这严重加剧了非洲各国的财政赤字,因此非洲的农业现代化急需大规模投资。”塞内加尔总统法耶说。

纳米比亚总统姆本巴表示,非洲现代化迫切需要加快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化发展迅速,非洲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经验。

没有非洲的现代化就没有世界的现代化。中国和非洲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代表,承载着无数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期待与梦想。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不仅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能够为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在2023年8月的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事业 共创中非美好未来》的主旨讲话。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三项举措:一是中方愿发起“支持非洲工业化倡议”。二是中方愿实施“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三是中方愿实施“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

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非要携手推进“六个现代化”: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要携手推进开放共赢的现代化,要携手推进人民至上的现代化,要携手推进多元包容的现代化,要携手推进生态友好的现代化,要携手推进和平安全的现代化。

“目前,大部分非洲国家仍然是农村人口占较大比例,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较低。”唐晓阳告诉《中国报道》记者,被殖民时间长、独立时间晚、国家内部政局不稳定、基础设施建设不够、殖民留下的硬性区分让非洲内部政治认同感低等,都导致非洲各国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时没有有效的统筹,也缺乏相应的硬件支持,无法形成具有持续性的现代化发展模式。非洲各国发展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产业化”,“六个现代化”的关键正在于此。

当前,传统领域的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的合作正成为中非产业合作的重要方向。“中国铁建将结合非洲各国资源禀赋和产业链供应链现状,发挥技术优势,加强非洲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研究,打造更多‘铁路+矿产资源’‘铁路公路+工业园种植园’‘铁路公路+港口+自贸区’等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为中国企业进入非洲以及非洲企业走向世界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和根说。

对于中非新兴产业的合作,津巴布韦贸易促进会首席执行官艾伦·马朱鲁在发言中表示,提及新兴产业人们会想到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等,但他更倾向于思考传统产业和产品如何转型、如何与高科技产品联动,传统农业也可以通过创新成为新兴产业。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表示,目前已有18个非洲国家加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与此同时,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中非将共建中非数字技术合作中心,建设20个数字示范项目,共同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当前,中非双方均已步入新发展阶段。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洲也开启了第二个十年实施计划,在努力实现非盟《2063年议程》所描绘的愿景。在这一关键时期,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大市场与非洲大机遇

数据显示,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821亿美元,连续第二年创造历史新高。截至2023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00亿美元。

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指出,中方愿主动单方面扩大市场开放,决定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成为实施这一举措的首个发展中大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非洲大机遇。扩大非洲农产品准入,深化电商等领域合作,实施“中非质量提升计划”。中方愿同非方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为中非贸易投资提供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保障。

“100%零关税待遇将进一步帮助非洲国家的产品更顺利地进入中国市场。对非洲国家产品出口到中国有重大意义。”唐晓阳表示,与此同时,当前非洲市场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它的价值,这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可能。很多中国企业最初以向非洲出口产品为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商机,投资的同时不断深耕当地市场。通过提供高性价比产品,满足了不少非洲消费者的需求。从手机设备到日用消费品、化妆品、药品,再到塑料建材等各种各样的非洲商品,原先主要从欧美进口或从中国进口,而如今很多商品都能够实现本地生产,非洲市场也因此变得活跃。

《行动计划》提出,中方愿同非方在未来三年实施“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涵盖文明互鉴、贸易繁荣、产业链合作等十大领域。

近年来,中非在传统领域行业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合作领域持续延伸至新能源、数字经济、影视剧译制等产业,为双边深入合作持续注入新活力。

作为参加此次企业家大会的中国企业,甘李药业CEO都凯告诉记者:“2005年我们便开始开拓非洲市场,但非洲市场的多样性以及文化、语言、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差异,让我们在开拓初期遭遇了不少挑战。但我们看到了非洲大陆潜在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

深耕非洲地区已15年,致力于把中国太阳能产品带进非洲贫困家庭的深圳市诚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其创始人李霞告诉《中国报道》记者,非洲太阳能产业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世界银行报告显示,非洲太阳能市场2030年将达到千亿人民币的规模,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不小的机会。中国具有先进、成熟、体系化的工业化经验,中国清洁能源领域发展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并且与非洲有密切的合作关系。中国企业未来应助力实现非洲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本土化,通过本土化制造,带来技术转移,推动就业,进而实现降本增效。

9月6日,在第八届中非企业家大会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倡议,中非要进一步加强市场对接、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络部部长林红红表示,中国贸促会接下来将继续搭建好利用好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等创新型交流平台,组织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出海”非洲,鼓励非洲企业来华参展参会,为中非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

采访结束时,Zenati said 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笔记本,本上是他用阿拉伯语记录的一句中国古话,翻译过来正是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言开篇提到的“春华秋实,岁物丰成”。Zenati said表示,他期待未来3年里,中非之间的合作能如这句话所说的那样,在非洲大陆上收获丰硕的成果。

(《中国报道》2024年10月刊)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