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资讯

浓浓医患情——81岁慢阻肺患者的重生之路

发布时间:2024-11-05 15:43:18 推广来源:潍坊融媒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今年81岁的孙女士,在与慢性阻塞性肺病长达13年的“斗争”中四处求医,最终在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呼吸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部(ICU)里,书写了属于她的生命奇迹。

  主治医生孙显臣(左一)与孙女士(中)及家属合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随着疾病的加重,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严重者可致死亡,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极高。然而,孙女士却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抗争已有13载。岁月在她的身上留下了痕迹,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坚韧,却从未被病魔磨灭。今年2月份,当呼吸困难再次袭来,孙女士在当地医院的治疗并未带来明显好转。随着病情的持续恶化,她不得不接受气管插管,依赖有创呼吸机维持生命,但是肺功能的衰弱让撤离呼吸机成了奢望,气管切开成了无奈之举。

面对这一切,孙女士和家人没有放弃,他们四处求医,最终将希望寄托在了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呼吸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部(ICU)的医护团队身上。

  孙显臣

面对孙女士的复杂病情,主管医生孙显臣和团队迅速行动起来,制定了详尽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从调整呼吸机参数以减轻肺损伤,到机械辅助排痰与人工吸痰的有机结合,每一步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智慧与汗水。他们还明确了感染病原,实施了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并邀请康复科专家为孙女士量身定制了肺康复计划,包括呼吸功能及膈肌功能锻炼,为最终的呼吸机撤离打下坚实基础。

在ICU的日子里,孙女士不仅要面对身体上的痛苦,还有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但幸运的是,有一群既专业又充满爱心的医护人员,以及始终不离不弃的家人。孙显臣强调:“在ICU,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样重要。”因此,心理疏导成为了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增强了孙女士的信心,让她在艰难的治疗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

“我们都知道,在ICU中的病人,身上插满各种管子(气管插管、输液管、尿管、胃管等),为了防止管路脱出,常常需要把手脚绑在床上,并且无法语言表达自己的痛苦和不适,加之疾病带来的痛苦,身边其他病友死亡带来的恐惧,清醒的病人是很难在ICU住下去的。”孙显臣说,在孙女士家属的鼓励和医院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孙女士精神状态始终正常,治疗配合程度极高。

  孙显臣在为患者进行体检。

经过50余天的共同努力,孙女士的肺功能逐渐好转。她不仅成功撤离了呼吸机,还撤除了气管切开管,最终以步行的方式离开了医院,这无疑是对所有参与者最大的鼓舞和肯定。孙女士的康复之路,是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爱与希望的胜利。

记者了解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部(ICU)以呼吸危重症为治疗特色,收治全院各个科室的急危重病人。科室设备总投资逾2000万元,拥有单间负压病房,配备有现代化监测和治疗仪器、进口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设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设备等先进设备。收治如各种大手术术后、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急性颅脑外伤、各种药物中毒、心肺复苏术后、多发伤、产后大出血、子痫、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各种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功能紊乱等危重症患者。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文图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