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资讯

温暖守护,宁静告别——阳光融和医院安宁共照个案分享

发布时间:2024-11-12 17:07:26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在人生的最后旅程,安宁疗护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为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慰藉与安宁。近日,阳光融和医院医养中心成功实施了一例安宁疗护个案,为94岁的M奶奶(化名)提供了全方位的关怀与支持,让她在宁静中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服务背景

M奶奶(化名),女,94岁,因“阵发性头晕、乏力、双下肢水肿”于10月12日入住阳光融和医院医养中心病房,入院后完善相关检验检查,考虑合并有胸腔积液、肺不张、心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轻度贫血等疾病,其中,低钾、低钠危急值,给予积极补钾补钠、护胃、扩容等治疗,住院期间,M奶奶出现痰多憋喘、烦躁睡眠差、腹胀、肢体水肿等情况,家属了解到安宁疗护后,有相关意愿,提出请求会诊。

安宁疗护共照小组介入

了解到M奶奶情况后,10月16日,安宁疗护共照小组开始介入,首先详细分析老人目前的不适症状,了解患者本人及家属要求“不过度治疗,减轻痛苦就好”,安宁疗护共照小组召开第1次家庭会议,分析问题,评估需求,确定了当前安宁疗护服务的方向有:维持生存治疗、缓解身体不适的需求、提供情感支持的需求、与家人建立良好正向的沟通和陪伴的需求、哀伤辅导需求。首次会诊意见,ADL评分5分,KPS评分30分,PPS评分30分,PPI评分9.5分,PAP评分11分。

建议:加强症状控制,1、患者腹胀明显。能耐受的情况下,行灌肠、肛管排气,减轻腹胀。2、患者上肢及手背水肿明显,建议减少液体入量。3、间断烦躁,夜休差,建议长期口服助眠药物,必要时可予镇静治疗(家属能接受嗜睡或者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的情况下)。4、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可应用吗啡注射液5mg肌注缓解症状。5、与家属沟通,做好善终准备。

安宁共照小组会议

安宁共照家庭会议

全程守护

安宁疗护共照小组从会诊当天起,每日到病房看望M奶奶,联动医护团队,提供专业照护服务,向家属详细解释生命每个时期的变化,提醒家属应对最后阶段变化时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治疗方案调整后,患者水肿、腹胀及憋喘症状得到较大程度缓解,睡眠较前明显好转。建议家属加强关怀陪伴,可协助患者回顾生命历程,完成“四道人生”。

10月25日,患者病情进展,烦躁加重,伴有幻觉,自诉见到去世的亲人,有自伤自残风险,跌倒坠床高风险。安宁疗护共照小组经过评估后,再次给予调整治疗方案的建议:经评估,符合临终躁动缓和镇静范围。1.充分与家属沟通病情,交代镇静药物副作用(如呼吸抑制),请家属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2.夜间(21:00--7:00)时间段可根据患者情况及家属需求调整。生理盐水44ml+咪达唑仑30mg,微量泵入,初始2ml/h,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泵速。泵入过程中,注意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血氧状况。3.纳洛酮注射液备用,如果出现呼吸抑制,或者家属要求促醒,应用纳洛酮注射液0.4mg肌注。

同时第2次召开家庭会议,交代患者出现认知障碍,生存期较短,烦躁加重,可能出现自伤或伤人风险,交代缓和镇静相关事宜。患者家属同意缓和镇静治疗,予患者咪达唑仑静脉泵入治疗,患者用药后,烦躁较前明显减轻。

临终躁动缓和镇静沟通

哀伤辅导

在缓和镇静期间,患者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血压低,家属出现情绪波动,纠结是否应用升压药物,安宁疗护共照小组第3次召开家庭会议,首先让家属将悲伤、焦虑情绪表达出来,缓解其不良情绪,交代患者本人目前无自主意识,无不适症状,引导家属正确认识死亡,陪伴患者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家属随后情绪缓解,做善终准备。

宁静告别

患者于10月28日晨起自05:30出现血压低,心率逐渐减慢,6:07呼吸、心跳停止,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宣布临床死亡。患者面容安详,平静离世。家属在办完殡葬事宜后,特意再次来院感谢安宁疗护共照小组在患者最后的时光里提供的支持和帮助,并希望安宁疗护事业越做越好,是“特别有意义的一个专业”。

总结

安宁疗护共照小组针对患者所面临的问题和症状,服务时综合评估患者及家属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支持的多元化需求,灵活运用了症状控制、哀伤辅导、叙事治疗、沟通技巧及心理治疗方法,联合多学科团队,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未来,阳光融和医院将继续加强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为更多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温暖与安宁。

(供稿:山东阳光融和医院)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