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世界因你而美丽·广州”影像故事全球征集优秀作品展举行

发布时间:2024-12-04 14:41:47 推广来源:中国外文局

活动现场。

12月3日,在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期间,“世界因你而美丽·广州”影像故事全球征集优秀作品展暨“魅力广州 可爱中国”短视频征集活动启动仪式举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运全,巴基斯坦前总理特别助理、巴基斯坦“读懂中国”论坛理事长扎法尔·乌丁·默汗默德出席活动并致辞。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陈晓丹,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鲍炜,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陆彩荣,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秘书长张轶骞等近30名中外籍创作者出席活动。

于运全致辞。

于运全表示,“世界因你而美丽”活动宗旨与此次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发展新机遇”主题高度契合。我们要着力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积极向国际社会宣介中国与世界携手推动实现现代化的决心和愿景、态度与行动;讲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有效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同文化相互尊重的文明理念,激发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共同向往与追求;通过直观的影像方式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以小见大地讲述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共同的故事,架设起中国与世界相遇、相识、相知、相通的光影桥梁。

扎法尔·乌丁·默汗默德致辞。

扎法尔·乌丁·默汗默德在发言中回顾了求学、成家、生子的长达8年的广州居住历史渊源,高度评价广州的国际化、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扎法尔认为,影像作品具有穿透历史、跨越国界的传播力,希望“世界因你而美丽”“魅力广州 可爱中国”这样的活动开枝散叶,走向世界。 

嘉宾为创作者颁授纪念证书。

活动现场公布了2024“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像故事全球征集活动评委会特别推荐作品和优秀作品,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鲍炜、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陆彩荣、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秘书长张轶骞、外文出版社副社长贾秋雅向创作者代表颁授了纪念证书。

在嘉宾分享环节,来自中国、德国、美国的三位优秀作品创作者、参与者代表分别讲述了他们与广州、与影像的美丽故事。

洪天翔发言。

《广州向前》视频作品巧借一列前往广州的列车,勾勒广州的历史流向,彰显开放的城市气象。该片主创方星球研究所合伙人洪天翔认为,影像对于社会的洞察表达源自创作者最真实的观察,这是创作者诚意的体现,是一部作品的灵魂。再先进的技术都只是影像作品突出立意、表达主旨的手段。“中国这片辽阔土地上有无数个璀璨的文明现场。”洪天翔说,当创作者的观察达到一定时长,往往会发现“你的对象给你提供了很多不同的答案”,这样的作品才不会被时间打败。

贺励平发言。

广州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全球招商总监贺励平(Peter Helis)是一位在粤港澳大湾区生活了近20年的德国友人,作为《广州黄埔观鸟爱好者见证绿色发展》视频作品的主人公,他见证着中国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每年秋冬季节,许多鸟类都会迁徙到粤港澳大湾区境内。身处自然,让我感到放松。”他表示,中国在生态治理方面进步显著,水质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水平都有明显提升。这或许解释,为什么大湾区城市群充满活力并吸引各地人才前来,“人们不仅获得工作上的发展机会,还可以在此亲近自然、健康生活”。

 Alex Reporterfy发言。

“透过一件件影像作品,我好像开始真切地明白中国了。”《中国超级富足城市——广州》视频作品创作者、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外籍专家Alex Reporterfy虽然不会说中文,但他明白如何让西方观众理解中国。“每当我在早晨醒来,我思考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什么样的故事到我的视频中。”在中国的4年,Alex Reporterfy与其三人团队共同创作了约450个视频产品。“我长期生活的城市是重庆,通过我的视频,很多西方观众看到了重庆所焕发的光芒,希望以今天活动为契机,我能努力让广州这座城市被更多西方世界所了解。”

“世界因你而美丽·广州”影像故事全球征集活动由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发起,得到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南方电网澜湄国际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支持。活动自今年5月在德国法兰克福启动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与热烈反响,一共收到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万名创作者提交的27.6万张图片和2000余部视频作品。

于运全(中)、陈晓丹(右二)、鲍炜(左二)、尹杰(左一)、张轶骞(右一)共同启动“魅力广州 可爱中国”短视频征集活动。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魅力广州 可爱中国”短视频征集活动启动仪式。该活动将以创意短视频为载体,聚焦中外青年群体,围绕广州科技创新、多元文化、生态文明、美食旅游等主题,征集微短剧、微纪录片、Vlog纪实体验短视频、AI创意短片等多形态、多语种的作品,期望通过多元的视角和生动的镜头语言,帮助全球民众读懂广州、读懂中国。

观众观展。

供稿、供图: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