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资讯

故土情深——唐建与潍坊的书画情缘

发布时间:2024-12-23 16:04:22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在岁月更迭的罅隙里,潍坊市美术馆被一股浓厚文化氛围所浸润。一场以“最美是故乡”为主题的活动,如同冬日里的一抹暖阳,照亮了这座被称为“中国画都”的文化天空。而在这场精心策划的文化盛宴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唐建画展”的盛大开幕。

唐建,这位生于山东诸城的艺术巨匠,他的名字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铺展在艺术的卷轴上,熠熠生辉。他,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更是艺术界的一座丰碑,以其深厚艺术造诣和独特艺术风格,赢得了国内外广泛赞誉。他的足迹如同行云流水,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从中国美术馆的庄重,到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深邃,再到异国他乡的风情,数十次个人画展的举办,是他艺术生涯的辉煌注脚,也是他对艺术无尽追求的见证。如今,他带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满腔艺术热情,回到了这片孕育了他的土地,用一场盛大画展,向故乡人民汇报,也向这片土地致以最深的敬意。

走进唐建画展,仿佛踏入一个梦幻般的艺术殿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他那气势磅礴、意境深远、令人震撼的画作。每一幅作品,都仿佛是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生活、关于艺术、关于家乡的故事。它们静静诉说着唐建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每一幅作品,都如同一首无言的诗,诉说着他内心的情感与世界的奥秘。

流连在偌大展厅里,反复品味唐建画作,感知其艺术成就的璀璨展现,感知其心灵深处对故乡情感的深情流露。这些画作以一种超越言语的方式,触动着每一个观者的心灵。在其笔下山水有了灵魂,人物有了情感,花鸟有了生命。他的山水画,气势恢宏,峰峦叠嶂,云雾缭绕,仿佛能听见山间的风声、水声、鸟鸣,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阔与神秘。他的人物画,则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画中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透露出深深的情感波动,让人在静默中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人性的复杂与美好。

而在这场画展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那些以梅花为主题的画作。梅花,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在唐建笔下更被赋予了丰富情感与内涵。画作中的它们或疏影横斜,或繁花似锦,或傲立雪中,或迎风摇曳,枝干苍劲有力,花朵娇艳而不失清雅。唐建运用了极富张力的笔墨技法,墨色浓淡相宜层次分明,将梅花姿态与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既展现了梅花的形态美,又传达了梅花的精神内涵,每一朵都仿佛有着自己的故事与情感,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律动与力量。

唐建说他在创作这些梅花画作时,非常注重情感的融入与表达。他深知艺术是情感的产物,只有将自己的情感与画作融为一体,才能创作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因此他在创作时,总是先将自己置身于梅花之中,感受梅花的香气,触摸梅花的质感,聆听梅花的声音,让自己与梅花产生共鸣与交融。然后,他再将这种情感通过画笔传递到画布上,倾注那份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与感动。

为此唐建的画作,既是对传统书画艺术的深刻领悟,也是现代艺术创新的勇敢尝试。他深知传统是艺术的根脉,是艺术的灵魂所在。因此,他在创作中始终坚守传统,既汲取传统书画的精髓与智慧,又未被传统所束缚,而是以一种开放心态,将现代艺术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如此既保留了传统书画的韵味与意境,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活力与创新,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具有时代感和生命力,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拂过艺术的长河。

如今,唐建回到他的故乡潍坊,用一场画展来回馈这片土地对他的养育之恩。这次展览的题目“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正是唐建艺术追求的真实写照。因为他并不追求表面的华丽和浮夸,而是注重画作内在的精神和气韵。为此在这100余幅精品力作中,我们同时可以看到唐建对家乡的眷恋。那些熟悉的街景、老屋、小桥、流水,在他的笔下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讲述着家乡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在画展的现场,我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他们是唐建的亲人、朋友、同学和乡亲,他们为唐建的成功感到自豪和骄傲。同时也看到了许多慕名而来的艺术爱好者和游客,他们被唐建画作所吸引,沉浸在艺术氛围里。而唐建的画作,不仅展示了他高超的艺术技艺,更体现了他对“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他深知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深入生活、了解人民,才能创作出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因此,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深情,用画笔记录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传递着人民的心声和情感。

唐建画展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潍坊市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也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我们共同期待唐建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也期待更多的艺术家能够用他们的才华和热情,为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更多惊喜和感动。因为,艺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而故乡,则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牵挂和眷恋。

(文/牛钟顺)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